民警向市民讲解防寒设备隐患
羊城晚报讯记者周哲、通讯员贾耀堃摄影报道:近日,广东逐渐降温,佛山街头部分骑电动自行车的市民开始佩戴防风车把手套、长围巾、挡风被等防寒保暖设备。这些“御寒神器”虽然抗寒效果明显,实则隐藏巨大的安全隐患。22日上午,佛山禅城交警出动警力在路面开展对市民冬日出行的安全教育行动。民警走上路面对使用防寒设备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市民开展现场教育,讲解其使用维护,化解群众出行风险。
固定车把手套影响转向
当天上午十时,禅城交警出动五十余名警辅力量在汾江路一线路口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记者跟随禅城交警来到绿景路和汾江路的交界处,发现该路段很多骑电动自行车的市民都配备了防风手套。
“骑电动车风很大,车把手套又暖和又方便,不过有时也确实会影响灵活性,尤其是转弯的时候。”一位等待红绿灯的骑手表示,虽然知道这些防寒装备会影响驾驶性能,但是因为自己每天送餐都是电动自行车出行,如果做不好防寒措施就很容易着凉感冒,生病之后会影响收入因此没有办法。
见此情况,禅城交警朱海昆现场帮这位骑手的围巾多卷了一圈,以免过长卷入车轮,同时建议骑手将固定的车把手套换成普通的防风手套,以便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朱海昆告诉记者,这种固定式的车把手套是市民最常使用的御寒装备,虽然防寒效果明显,摘除方便,但是会极大地限制骑车人操控刹车和转向的灵敏度,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往往会影响车主作出反应进而造成交通事故。
连体挡风被影响视线
除此之外,行动中还发现,很多有需要接送小孩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往往会选择一种连体的电动自行车挡风被作为御寒设备,连体的挡风被将骑车人和儿童包围在里面,严重影响孩子的视线,限制了在紧急情况来临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如遇风大的情况,看似保暖的挡风被就是驶向危险境地的风帆,在风的作用下大大增加行驶阻力,降低车辆稳定性。另外,这种挡风被除了影响视线和车辆稳定性之外,由于宽度超过了车把手,还容易被同行车辆或路边物体夹挂,造成碰撞。对于这种车辆的出现,现场执法交警纪丙建立即上前向车主进行劝阻,向他们介绍危险性,建议他们不要使用此类产品。
在持续一个半小时的行动中,禅城交警在汾江路一线四个路口共劝导群众市民四百多名,现场接受整改的市民约五十余名。现场行动负责人禅城交警朱海昆介绍道,每年都会有因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因戴的围巾过长而绞进车轮、脖颈勒住等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冬季开展此类劝阻行动,目的也是防范于未然,将交通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朱海昆表示,御寒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多穿厚衣服、佩戴好安全头盔和保暖手套,膝盖怕冷的市民可以使用护膝,这样不仅不易与其他车辆或路边物体夹挂,万一发生碰擦、翻倒,也能保护膝盖。
据了解,为了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禅城交警部门将定期开展冬日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教育行动,在整治不戴头盔、闯红灯、逆行、违法走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安全隐患的警示教育,引导市民文明、安全出行。
新闻推荐
聘用退役士兵 享受税收优惠禅城税务部门系列减税降费和暖企服务获纳税人点赞
税务部门工作人员为佳宇物业工作人员讲解退役军人税收优惠政策。/张健聪摄文/佛山日报记者倪玉洁通讯员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