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顺德城乡实现高品质融合发展。
统筹/陈昕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子宁、王名润通讯员顺宣、张旭琳
“十三五”期间,顺德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总结全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研究、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据悉,“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县区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立足“十四五”,展望2035年,本次区委全会上首次提出顺德的远景目标、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据了解,到了2035年,顺德经济总量要在2020年基础上率先高质量实现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努力向新的更高台阶迈进。
回顾“十三五”期间成绩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
据会议现场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所作报告,“十三五”时期,顺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2346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9%,位居全国县区前列。另外,201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84万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顺德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为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郭文海说。
值得关注的是,顺德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一名,十一次入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
在产业升级方面,顺德坚持“工改工”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取得决定性成果。“顺德举全区之力攻坚村级工业园改造"头号工程",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再革命""效率再革命"在顺德大地上磅礴展开。”郭文海说。
郭文海称,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拆除整理土地超9万亩,其中2020年超5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全年3万亩的改造任务。顺德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少”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过程中,顺德探索出9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造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村改”激发本地骨干企业增资扩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滩布局的强大市场活力,美的、碧桂园、联塑、格兰仕等本土企业纷纷掀起“二次创业”热潮,世界级开源芯片基地、海天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百度云计算中心、万洋数字装备园等优质项目落户顺德。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区引进276个超亿元项目、总投资2871亿元,其中包括6个超百亿元项目,30个超10亿元产业项目。
此外,“十三五”期间,“科技顺德”建设实现新突破。数据显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2167家,增长近10倍。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26%,较2016年增长72.5%,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此外,境内外上市企业(含过会)达35家,市值总额突破1万亿元。
城市升级:
城乡高品质融合发展
“十三五”期间,顺德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据报告,顺德坚定不移持续优化提升城乡形态,建成华侨城欢乐海岸、工业发展馆等“强中心”项目,建设德胜体育中心、中心城区“双桥”、德胜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项目、顺德科学馆等重点工程,打造光影文化展,顺峰山公园成为城市形象展示窗。
另外,顺德抢抓“村改”历史机遇建立农村发展长远机制,“村改”以来农村集体资产增长16.4%,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7%。顺德还实施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推出农村改革36项举措,撬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城市生态工作上,顺德以绿色生态筑牢发展新优势。据报告,顺德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村改”从源头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并腾出空间复垦复绿6634亩。另外,聚焦建设“美丽顺德”,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一位。
值得关注的是,城市升级,也让“民生共享”取得新进步。据悉,顺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大力推进教育“一把手”工程,启动初中教育“壮腰工程”,新增中小学学位5.5万个。探索“政校合作”办医新模式,启动建设美的和祐国际医院等医疗载体,加快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展望“十四五”规划
顺德首提未来发展“远景目标”
经济规模位列全国县域前列、已初步重塑了产业发展、城乡发展新格局……值得关注的是,依托“十三五”发展基础,顺德立足“十四五”,展望2035年,首次提出了远景目标、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
据悉,顺德提出远景目标是:经济总量在2020年基础上率先高质量实现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努力向新的更高台阶迈进。
另外,顺德提出多个战略定位,包括全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标杆、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县域标杆、岭南水乡风情的美丽中国标杆、中小城市全域国际化标杆、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标杆等五个“新标杆”。
具体的发展路径则是着力造空间、造环境,推动制造智能化、创新全球化、发展绿色化,建设科技顺德、文明顺德、美丽顺德、和谐顺德、富裕顺德。
关注:顺德将如何做?
坚持“头号工程”不动摇
加速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
顺德将如何实现2035年的远景目标?现场,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顺德将坚定不移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头号工程”。其强调“村改”是顺德的战略抉择,是系统性的改革,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同时,依托“村改”,顺德将谋划攻坚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政府行政管理能力改革等一系列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打造更多体现时代特征和顺德特色的改革品牌。
当前,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顺德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产业链偏低端,亟须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顺德将如何实现建设全球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地的路径?建议稿强调,要坚定不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构建开放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全球智能制造最集中、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同时,顺德将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谋划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郭文海称,顺德将加快建立“2+4+4”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集群朝着超五千亿级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迈进。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向创新大区迈进。”郭文海说。
聚焦:顺德提出“村改八条”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顺德将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作为突破口。根据未来目标,全区村级工业园将退出历史舞台,那么顺德将如何做?
在本次的区委全会上,郭文海提出了“村改八条”,针对“村改”下一步工作,在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工作思路等方面做了要求。
郭文海说,“十四五”将至,顺德更要主动担当,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将顺德建设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从实验区到示范区,是一个跨越,但更是"顺德担当",顺德要主动扛起责任,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谋划各行各业发展。”
郭文海表示,顺德全区要高度统一,要把握好历史性机遇,依托“村改”,重新谋划产业、城乡形态,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高水平规划好产业集聚区、城市建设、乡村建设等工作。
具体的“村改八条”则是:一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村改顶层设计和统筹;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要坚持“工改工”为主不动摇;四是坚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攻坚村改;五是坚持高质量规划建设现代产业城、现代产业园;六要坚持村级工业园的改造、开发、建设实行封闭运作机制;七是坚持高质量把好产业进驻标准;八是坚持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统筹推进。
郭文海还强调,要立足顺德的问题,依托“村改”把好产业入驻“关”,为未来留空间。
链接:
远景目标:经济总量在2020年基础上率先高质量实现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努力向新的更高台阶迈进;
战略定位:包括全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标杆、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县域标杆、岭南水乡风情的美丽中国标杆、中小城市全域国际化标杆、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标杆;
发展路径:着力造空间、造环境,推动制造智能化、创新全球化、发展绿色化,建设科技顺德、文明顺德、美丽顺德、和谐顺德、富裕顺德。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林丹)12月27~28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