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区卫健局到云勇村开展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陈嘉懿
制图/王淼冰
冬季气候寒冷,在高明更有“一夜入冬”的寒潮降临,这让许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群体十分难熬。要想老人安稳地度过冬天,进行冬季养生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老年人冬季应如何养生呢?本期《健康周刊》邀请高明区中医院内科相关负责人,为您一一道来。
低温易诱发多种疾病
近来高明的天气反复无常,前几日尚处在清凉飒爽的秋季,近几天就进入“速冻模式”,气温骤升骤降,冬雨绵绵与干热气温交替出现,让很多人难以适应,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群体更为难熬。
区中医院内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冬季气候变化无常,尤其是骤然寒冷时,让人体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致使血压升高,进而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其中,过于寒冷的刺激,还可以使得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较多,从而使得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同时,由于天气骤变,一般没有做好御寒,或者有基础性病症的患者,均会使得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此外,由于冬季低温容易导致感冒发生,诱发多种严重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25.2%,每年与高血压有关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00万人,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第一号危险因素。我国约70%的脑卒中死亡,约和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国民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所以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肾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研究发现,冬季是各种心脏疾病的高发期,与夏季相比,由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诱发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出50%,而地区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增加1%。
“中老年人大多数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加之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力较差,突遇降温、寒冷等天气,容易出现血压升高、血管痉挛,严重者容易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诱发大面积心梗、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区中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最严
重的还可诱发猝死。
心血管疾病尤须关注
那么,如何让老年人安稳过冬呢?区中医院内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抵抗力弱、有基础性病症的老年人,应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有常,并需要科学合理地调理饮食健康,多到室外进行锻炼,增强体质,且要注意心脏等部位的保暖。
具体而言,早睡早起是最佳的养生之法,老年人要早睡眠,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最好做好脚部保暖,睡前可以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再者,在饮食方面要以补肾为主,切勿吃食生冷和粘硬的食物,防止损伤脾胃,老年人可多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多吃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核桃仁等。或者进食一些温补的羊肉、鹅肉,达到补虚益气、养胃生津的效果。
在运动方面,该负责人建议,不要做一些过于激烈的运动,可以适当到室外进行漫步、快走、打太极等有氧运动,让全身活动开,保持身体血液循环的需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最好多晒太阳,当然要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可适当补充辅酶Q10,帮助中老年人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给心脏增补能力,助其安然过冬。
相关链接
老人更要警惕心衰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曾公布了一项研究,医生发现心力衰竭入院率和死亡率在每年的1月和2月最高。冬季是心衰的高发季节,呼吸道细菌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患有慢性心衰的患者尤其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晚上平躺
气喘的人要提高警惕
老年人心衰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病情加重,最终失去治疗机会。所以,家中有老年人罹患冠心病、肺心病及其他心脏疾病时,家属要密切注意观察老年人症状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可疑的心衰症状,应及时送老年人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救治时机。
一般来说,如果老人到了晚上,平卧位睡觉时突然觉得有口气憋住,只有坐起来才舒服些,这就是心衰的一个主要表现。因为平躺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增多了,心脏不能完全泵出去,采取坐位后,血液流到四肢,就能达到部分缓解心衰的目的。
家庭急救
关键措施是采取坐位
区中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抢救急性心衰,关键的措施是让病人采取坐位,可让病人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上身前倾。这种姿势能有效地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横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呼吸困难有所缓解。
急性心衰病人往往有濒死感,心情紧张,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对病人十分不利。这时候家属应尽力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家中如有吸氧条件可立即给病人吸氧。
家庭救助方法只适合于多数轻症患者,而相当多的急性心衰病人则需要在医院由临床医师抢救。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有家人心力衰竭,在家做急救的同时,要立即与120联系。去医院的途中也一定要坚持端坐位、两腿下垂,绝不能让病人勉强步行。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欧阳志强报道:近日,随着首批3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先后驶出高明客运站,高明正式进入公交“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