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智能文化家”参加读书分享活动。白坭镇以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的“智能文化家”为依托,探索具有统筹镇域文旅资源能力的“两中心融合”模式。/通讯员梁宇聪供图
村民在独树岗综合文化中心参加曲艺联欢汇演。独树岗综合文化中心以蔡氏大宗祠为依托,探索“祠堂+文化”“祠堂+旅游”的“两中心融合”建设模式。/通讯员罗骥供图
文/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
今年7月,白坭镇文化中心、芦苞镇独树岗综合文化中心被列入广东省首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名单(以下简称“两中心融合”)。12月30日,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对上述两个试点的建设情况进行走访调研。
“两个试点各有特色,成效初显。”该局相关负责人说,三水“两中心融合”建设因地制宜,结合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的具体要求,有效整合了区域文旅资源和助力特色化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一中心一特点”的发展局面。
白坭镇文化中心:
镇域文旅资源深度融合
当天,记者走进白坭镇文化中心,只见大门左侧悬挂着醒目的景区讲解员公示栏、游客服务中心便民服务设施清单、基本服务一览表。在一楼大堂一侧,还增设母婴室,配备雨伞、轮椅等便民用品。
“现在的白坭镇文化中心已经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书阅读、文化体验和旅游咨询等综合性服务。”白坭镇文化站副站长温希明说,白坭镇“两中心融合”建设工作,以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的“智能文化家”为依托,探索符合镇域特色,具有统筹镇域文旅资源能力的“两中心融合”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延伸“两中心融合”试点服务触角,在满足市民游客基本旅游服务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白坭旅游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当前,白坭镇正以佛山文创古镇为主体,全力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1年1月1日至3日,白坭镇将举办“岭南味佛山品文创情”第三届西江文创节,全面展示白坭镇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的建设成果。
“开展"两中心融合"建设,有助于强化整个片区的旅游服务功能。”温希明说,通过“两中心融合”试点建设,白坭镇文化中心完善了专职讲解员队伍和义务讲解员队伍的建设,强化了综合性文化服务、游客咨询服务和志愿服务,并增设佛山文创古镇推介设施。
独树岗综合文化中心:
“祠堂+文化”“祠堂+旅游”相得益彰
位于芦苞镇独树岗村的独树岗综合文化中心,则以蔡氏大宗祠为依托,探索“祠堂+文化”“祠堂+旅游”的“两中心融合”建设模式。目前,该中心除了对标“两中心融合”试点建设要求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还设置图书室、棋牌室及村史馆、孝善馆、乡贤馆、红色驿站等一批功能场室。
“两中心融合”试点工作建设开展以来,芦苞镇以独树岗村700多年历史的孝善文化、好人文化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书画展、“好家风”讲座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传承龙舟、醒狮、武术等传统文化,多个中小学校将蔡氏大宗祠作为乡土教育游览地。
同时,芦苞镇围绕芦苞涌开展乡村振兴“三区一带”建设,将美食、古村、文化等资源串珠成链,加速连片发展。独树岗古村示范片以“千年古韵、孝善新风”为特色,大力打造具有镇域特色的“二月十三·洪圣诞庙会”“五月五·龙舟赛”“九月九·孝善节”“十二月·腊味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塑造“好大一棵树、客从北江来”旅游品牌。目前,独树岗古渡口、万里亭等游览线路节点投入使用。
在“祠堂+文化”“祠堂+旅游”双重发力之下,芦苞镇“两中心融合”试点建设成效初显,成为展示三水乡村振兴成果的一张亮丽名片。今年,“迈向小康曲韵悠扬”曲艺联欢汇演活动、“孝善芦苞人”宣传发布仪式等活动先后在独树岗综合文化中心举办。
“这些特色文化活动成为广佛地区市民游客了解三水历史底蕴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还带动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新进展北滘检修基地综合楼昨封顶
北滘检修基地综合楼昨日封顶。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传智通讯员陈惠锴摄影报道)昨日,由中铁城建施工的广佛环线项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