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使用无人机疏导交通
羊城晚报讯记者周哲、通讯员胡荧彬摄影报道:12月30日,佛山禅城公安开展针对全方向待行区和蓝色公交车道的专项普法教育行动,动用无人机“挂载标语+高空喊话”的方式,对过往司机进行劝导,全面加强主干道通行效率,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排放。
“挂载标语+高空喊话”
引导正确使用待行区
12月30日上午8时,上班早高峰时段,季华路东往西方向的红绿灯路口摆起了短暂车龙。警方查询发现,原来是有部分车主因不熟悉使用最新设置的全方位待行区,造成交叉车道驶入路口的车辆行驶受阻,影响了道路通行效率。
为了缓解年末交通压力,季华路——南海大道路口新近设立了全方向待行区,增加了新的灯控指引设备。路口不仅有传统的红绿灯,还有专设的待行区交通指引显示屏,通过左转和直行2个箭头灯,指引车辆在合适时间前移进入待行区,以减少后方留置车辆的数量。
尽管如此,但还是有车主并不熟悉待行区的使用。当待行区内的车主遇到前方的灯控由绿灯变成红灯时,有不少人因担心自己闯了红灯,而选择将车继续停留在待行区内。这样一来,从交叉车道方向驶来的车辆就会受阻。
“还没驶出待行区就变红灯了,能不能继续行驶,算不算闯红灯?”劝导现场,不少司机向交警提出了类似问题。“这种情况,车辆可以继续行驶,并不违法。”交警表示,当待行显示屏绿灯闪烁时,就应该减速停止驶入待行区,而已经驶入待行区的车辆,在路口交通信号灯由绿灯转为红灯时,是可以继续左转或直行的。如果这个时候将车停在待行区,反而会妨碍其他方向的车辆行驶。
“前方的黑色小车,请尽快驶离待行区。”为了对不熟悉待行区使用规则的司机进行劝导,现场还出动了挂载指引提示牌的无人机,并通过高空喊话的方式,配合路面执勤警力,对司机们开展教育劝导。随着劝导行动的广泛推动,该路口的通行效率明显改观。
早晚高峰社会车辆
可用蓝色公交车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佛山禅城已建有6个全方向待行区,分别是:汾江中路——季华五路路口、佛山大道——亲仁路路口、佛山大道——轻工路路段、季华路——岭南大道路口、岭南大道——魁奇路路口和南海大道——季华路路口。据统计,一个红绿灯周期内,全方向待行区内可有效增加约50辆车通过,通行效率较之前有了显著提升。
除了全方向待行区,蓝色公交车道也是交警部门重点的交通保畅护安的科普项目。交警在现场看到,遇到前方的公交车道蓝色区域,很多车主并没有选择进入,而是继续待在原地摆起了长龙,不仅减缓了后方车辆的通行速度,车辆排放出来的大量尾气,也让行进的路人有些呛鼻。
据悉,在早晚高峰时段(7:00-9:00,17:00-19:00),社会车辆是可进入公交车道的蓝色区域等候红绿灯的。等灯时,让社会车辆与公交车共用蓝色公交车道,就是为了对等灯的车辆实施有效分流,从而达到提升通行速度的目的。
禅城公安表示,接下来会通过更机动灵活的方式开展类似的教育科普活动,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耐心地多学多看,让全方向待行区和蓝色公交车道等创新交通组织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在提升保畅护安的同时,也保护好我们的绿色环境。
新闻推荐
扫一扫看无人机喊话车主在佛山大道中,禅城公安通过无人机喊话提醒过往车辆依次通行,不得穿插加塞。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