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会,顺德邀请企业家坐上主席台分享发展心得
在昨日举行的顺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专门安排了8位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企业如何进行高质量发展、如何在疫情下突围。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让企业家多讲,就是要分享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经验,带动全区的企业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大道。
新宝股份:
践行“双循环”战略业绩创新高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郭建强在会上分享了新宝努力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实践成果。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新宝产能较为紧张,订单一度受到影响。通过快速启动复工复产,以及凭借多年积累形成的供应链能力和生产自动化布局,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2020年前三季度,新宝国外销售收入增长约25%,国内销售收入增长75%左右。 到2020年11月,新宝的销售额已突破百亿大关,业绩创历史新高。
在出口方面,新宝把握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创新性产品,提高利润率。同时,积极搭建国际市场开拓平台,加大境外电商的开拓与合作,尽可能突破疫情制约、开拓市场。在内循环方面,新宝把握国内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浪潮,发力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技术创新和自有品牌建设。以新宝旗下的摩飞品牌为例,新宝通过消费者导向的创新设计,有效挖掘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采取爆款产品+内容营销的方法,快速推动公司自有品牌发展。2020年前三季度,摩飞品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50%,东菱品牌营业收入也同比增长35%。
美的集团:
主动变革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美的集团副总裁张小懿表示,过去一年美的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美的正主动变革,重新规划整体业务架构,同时升级战略主轴。他着重介绍了美的在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上的运用,基于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美的将全面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
全面数字化的核心就是要在内部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企业的效率,在外部通过数字化的工具紧紧抓住用户,所有业务活动都以数据为核心,最终实现内部运营和外部需求的深度结合。全面智能化的核心就是要从销售硬件转变为销售软件赋能的智能产品,并不断创造内容,形成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直达用户,打破传统的商业模式。美的从2019年开始以传统网络架构为主体,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上的运用,由点到线,通过5G赋能,与国内三大运营商、华为等合作,建成11个应用场景和1个实验室。通过多场景实践,美的探索出工业互联网+5G+AI在安全生产、柔性智造、智慧物流等方面应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与此同时,美的同步推进上下游供应链协同,带动上下游企业探索全程可视化和数字驱动,支撑中小企业快速上云上平台。
小熊电器:
上市让企业发展迈大步信心足
作为创意电商第一股,小熊电器董事长李一峰介绍了上市对于小熊发展的助推作用。他说,2020年是小熊上市后发展的第一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98亿元,同比增长45.14%,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92.04%;市值增加了100多亿元,目前是180亿元左右,让企业上下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他认为,上市对企业发展的助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了产能的大幅提升。通过上市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制造基地的建设,增加企业产能,还有研发中心和信息化中心的建设为企业快速发展夯实了基础;二是提升了小熊电器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上市后小熊在消费者的心中建立了创新和高品质的形象。在上市后的第二个月,营收就有明显的增长。三是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小熊建立了超过500多人的营销团队,其中大部分来自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同时,上市之后,小熊电器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
现在小熊拥有近300人的研发团队,研发能力从之前的一年100个新品提升到150个新品,大幅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格兰仕集团:
以更大魄力在顺德再造一个格兰仕
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最后一个发言,他高度称赞顺德的营商环境和干部担当,认为大会邀请企业家坐上主席台,是对企业家的厚望和鞭策。他分享了如何在顺德再造一个格兰仕的愿景。
梁昭贤是土生土长的顺德人,在顺德已工作40多年,他认为之所以当前顺德的企业家欢天喜地、顺德的社会经济发展翻天覆地、顺德的人居环境蓝天绿地,是因为顺德党委政府干部队伍能战天斗地、顶天立地。过去一年,格兰仕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增长,格兰仕像顺德干部一样日夜兼程,50天建成一个4.0工业基地,一步一个脚印,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同时,梁昭贤透露,格兰仕的芯片“细滘”已实现量产,并用于家电产品,芯片“狮山”在欧美几个国家进行最后的测试。此外,骨干企业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才能行稳致远。过去一年,格兰仕不仅不裁员不减薪,还招聘了14000人,在此基础上,今年还将再招聘5000人,目的就是扩大再生产。格兰仕将以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魄力,乘风破浪,在顺德再造一个格兰仕。
联塑集团:
加大研发投入攻关核心技术
作为国内大型建材家居产业集团,联塑集团总裁左满伦围绕科技创新,分享了联塑经验。目前,联塑集团拥有80余家控股子公司,在全球拥有25个主要生产基地。2019年,联塑营业收入达到263.45亿元,2020年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左满伦介绍,联塑高度重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近年来研发投入更是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8.55亿元,占当年净利润25%以上,处于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绝对领先地位。拥有科研人员超1000人,授权专利超过2000项。持续研发投入使联塑在行业内始终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同时为联塑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此外,联塑积极整合资源,攻关核心技术。2011年以来,联塑已三次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其中,2018年,联塑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去年8月,顺德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联塑获得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支持,与中山大学等院校合作攻关,正在打破行业核心技术被海外垄断的局面。
海天集团:
落户顺德打造智能装备领域标杆
去年10月,海天集团落户龙江,未来将建设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宁波海天塑机总裁张剑峰表示,这是海天集团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布局。他现场表态:“海天是顺德的海天,海天集团有信心打造成为顺德高质量发展的智能装备领域的标杆。”
之所以选择顺德,张剑峰总结了三大原因。一是顺德拥有勇于自我创新、不断改革的精神。村改启动两年多来,腾出了一片宝贵的高质量发展空间,特别是顺德干部推进村改的决心和意志让人敬佩。通过村改释放连片的产业空间,让海天在顺德的布局具备了可能性。二是顺德制造业生产基础雄厚、产业链齐全,海天集团的机械制造属顺德产业链的上游,落户顺德自然具备了可行性和积极性。三是深深感受到顺德政府高效务实的作风。去年4月开始与相关部门进行项目洽谈,仅仅6个月时间便完成项目落户。顺德之所以能够拥有美的、碧桂园这些世界500强企业,离不开高效、有亲和力的政府作支撑,这也让他们更加放心在顺德扎根发展。
华为:
为顺德培养数字化转型人才
华为具有丰富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已经与美的等顺德企业以及产业展开了深度的合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周建军表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华为将发挥5G、计算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等科技创新优势,联合工业软件生态骨干,打造数字化工业平台,为顺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作出贡献。其中,要实现顺德的“2+4+4”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是要提升工业创新的工程数字化能力和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水平。
周建军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企业家的战略决心,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两个月前,华为已成立了数字化转型学院,为顺德企业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同时在2021年预计为顺德培养超过3000名数字化转型人才。华为将与顺德区政府、顺职院共同将数字化转型学院打造成广东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制造业的智造转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实现人才外溢等服务成果。
博智林机器人:
三招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作为碧桂园集团旗下的初创型企业,博智林机器人副总裁刘震分享了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布局先进制造业的经验。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人才队伍。刘震介绍,博智林主要从三方面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人员的获取。博智林从全球聘请了高科技行业的优秀人才,研发人员超过了4000人,平均年龄30.2岁,目前博士和硕士占比超过20%,海外人才超过120人,各领域专家级人才超过220人。“这些人才来了之后,我们一方面给他们提供非常良好的科研环境,特别是建筑机器人、建筑工业化是新的事物,这里面难度很高,我们在研发过程中制定了容错机制,更好激励研发人员大胆放手进行自己的科研突破。”刘震说。同时,博智林不断拓宽高端人才的孵化途径,大力推进博士和博士后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广东省博士后工作站的组建,并且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同时和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共建博士后实践基地。
刘震介绍,目前博智林有近50款建筑机器人正在研发,这也涉及产业工人的培养。“因为建筑机器人不是简单的劳动力就可以操作,需要有相应的机器人技能的产业工人来操作,这方面博智林和社会包括职业技术院校一起合作,大力打造产业工人的团队。”
访谈
龙建刚:
检阅“顺德功夫”的时候到了
珠江商报讯 记者黄澄献报道:“顺德在2021年第一个工作日召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为整个佛山、广东打响了一个漂亮的"开山炮"。”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员龙建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顺德要实现从实验区到示范区跨越,示范什么?就是要示范高质量发展,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捍卫顺德制造的荣誉。
龙建刚表示,以前的高质量发展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高质量发展是顺德的主调。两年多以来,顺德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改造是过程,高质量才是结果,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检阅村改推进的效果。
“顺德在改革开放前40年担当了高速发展的排头兵,从现在开始能不能担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这是真正检阅顺德功夫的时候了。”龙建刚说,顺德选择在第一个工作日举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并非偶然,而是必须担当的使命和责任。
“我们注意到,企业家被邀请坐到了主席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担当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高质量发展源自于企业和政府的高度互动,要跳"双人舞"。”龙建刚说,顺德拥有2家千亿级企业,8家百亿级企业,而且都是本土企业,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这些企业家能够扎根本土、扎根实业,扎扎实实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顺德的命脉所在、根和魂所在。对于顺德而言,企业是风向标,只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了,顺德才能高质量发展。
“顺德重金奖励企业,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在会上的表态吹响了集结号,也给顺德传达了一种信心。”龙建刚说。
统筹/珠江商报记者余娜 文/珠江商报记者余娜 冷卫兵 卢洁敏 吴景邦
新闻推荐
揭榜挂帅:“科技顺德”的新探索 近5000万元支持企业攻关 “科技创新+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赛昉科技发布了首款基于RISC-V人工智能视觉处理平台“惊鸿7100”。戴嘉信摄顺德13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正式“揭榜”。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