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魁奇路一购物中心,市民在挑选暖风机等取暖设备。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周龙凤
“这风吹着好暖和,晚上加班时可以用。”1月8日,佛山最低气温仅4.8℃,市民杨女士特地前往魁奇路一商场,选购了一台239元的电暖扇,用于居家取暖。
近期,受寒潮影响,佛山又迎来阴冷天气。为防寒保暖,许多市民像杨女士一样购置取暖装备,暖风机、取暖袋、电热油汀、暖宝宝等产品备受青睐。取暖装备虽好,但医生、民警提醒,市民使用时需提防烫伤、灼伤,并加强用电和防火安全。
走访
取暖设备热销品种功能多样化
昨日,记者走访季华路、魁奇路等处的大型商场,不少售卖羽绒服、棉服外套等冬装的商家均打出折扣价,吸引市民选购。
“天又冷了,孩子以前的外套又旧又小,就过来选购。”在魁奇路新DNA购物中心,市民陈女士正在优衣库帮5岁的儿子挑羽绒服。记者看到,五六名消费者在挑选后,分别将羽绒服、风衣、加绒裤放进了购物车。
超市内,大大小小的取暖设备成排摆在显眼位置,个别电暖器呈打开状况,市民一靠近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暖意。市民杨女士仔细看了各个产品的功能介绍后,便选中了一台600W功率的红外线电暖扇,“家里老人怕冷,小孩洗澡后穿衣服也容易着凉,有了这个就不怕了。”随后,杨女士还挑选了一个可充电加热的取暖袋。
据观察,暖风机、电暖扇、电热油汀等各类取暖设备的价格集中在100多元至800元之间,不同功率、品牌的产品价格各不相同。商场销售人员表示,近两日,选购取暖设备的消费者明显增多。
相较于线下商场超市,电商平台上的取暖设备品种、功能更为多样化:有可以通电加热的电热马甲、电热裤、围巾;有专为办公族设计的烘脚器、取暖桌、暖手垫、键盘手套……价格也很亲民,从几十元至上百元都有。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取暖神器”,很多产品的月销量都达数千件,其中一款99元的办公室桌下暖脚宝显示月销量1万+。
家住南海桂城的冼女士近日就网购了两条品牌发热围巾,分别送给婆婆和妈妈,“老人家比较怕冷,外出时可以戴,他们都挺喜欢的。”在她看来,只要选购正规厂商的产品,试一试这些取暖“神器”也未尝不可。
提醒
使用取暖设备要保证人在现场
“我有次用电暖炉取暖,一时没注意,把书放在暖炉旁边,书的封面被烤焦了,差点起火。”家住魁奇路的王小姐每逢冬季都会购买取暖设备,但之前的一次经历则让她认识到,取暖设备虽然好用,但也存在不小安全隐患。
据禅城公安防火大队民警张梦介绍,日前,张槎一住户在出租屋内使用“热得快”烧水却没有及时关闭,水烧干后就引燃塑料桶,导致火情发生。另有一名住户使用大功率的吹风筒吹干衣服,后来因线路短路导致起火。
“使用大功率电器,人一定要在旁边,离开时记得关闭。”张梦表示,每逢冬季都会发生因取暖设备使用不当导致火情的事件。对此,他建议市民一定要选购正规厂家的产品并定期检查、更换,使用各种取暖设备时一定要保证人在现场,设备与衣物、纸张等各种易燃物品要保持一定距离。
勿直接接触皮肤提防低温烫伤
每逢冬季,总有低温烫伤的事件见诸报端。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谭德友介绍,低温烫伤一般指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持续不断和皮肤接触,70℃持续1分钟、60℃持续5分钟以上都可以引起烫伤,热量慢慢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的皮肤破坏就叫低温烫伤。低温烫伤人群以老年人、婴幼儿及喜欢使用暖宝宝的女性居多。
“低温天气下,皮肤的正常温度觉和正常反应功能会降低,像平时感觉过热的温度,天冷时可能感觉不到,皮肤也可能灼伤。”谭德友表示,低温烫伤一般难以察觉,常常要到有红斑、水泡或皮肤发黑等症状出现,人们才会意识到,这时皮肤受伤严重,修复有难度。
他建议市民最好不要使用直接接触皮肤或加热升温过快的产品,包括暖宝宝、发热围巾、电热裤等。确实需要使用时,暖宝宝要隔层衣服贴,避免热源直接接触皮肤,睡觉时还要经常查看是否温度过高。对于部分手脚冰凉的女性,他建议平时加强身体锻炼,日常注意摄入足够的食物,以便身体产生热量,帮助保温。
新闻推荐
何有斌文/张闻上世纪80年代,南海西樵人何光德白手起家做起了棉纱生意,成为西樵纺织行业中的“一方大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