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创新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工作机制,整治提升2万多亩工业用地。图为沧江工业园。/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佛山日报讯记者刘嶒报道:高明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超额完成。记者昨日从高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获悉,截至2020年12月底,高明区三年盘活任务已完成102.6%,累计盘活低效产业用地323宗20512.27亩,新上马和改造提升项目361个。
2018年初,高明主动创新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工作机制,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对全区2万亩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2020年全区盘活低效产业用地135宗9153.13亩,完成年度目标8000亩任务的114.41%。
截至2020年底,2018年至2019年新引进的120个项目动工率、投产率分别为90.8%、72.5%。同时,为巩固整治成效,对207宗低效产业用地开展“回头看”,将19宗未达标用地重新纳入整治清单。
产业用地的利用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高明基于低效产业用地的摸查情况,从低效产业用地的政策研究及建议、低效产业用地的产业规划布局、低效产业用地招商引资等方面,打造“三位一体”的低效产业用地整治体系,深化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并率先在全市建立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发展资源要素高效配置。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高明把全区范围内已获得《土地使用权证》的国有和集体工矿仓储用地,以及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的产业用地,纳入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范围。
在前期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按照“一地一策、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类处置”原则,高明根据不同地块实际情况,实施推动企业自主改造提升、政企联合招商、协议回收、土地流转、“退二进三”等精准化处置措施。
今年上半年,高明区启动低效产业用地调查建库工作,摸清全区现状产业用地情况,科学进行低效用地划分,进一步提升低效用地整治效率。同时同步推进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与闲置用地处置、低小散乱企业整治、厂中厂整治等工作,加强对新增用地的严格管理,从源头上防止低效产业用地新增;加强项目用地的供后监管和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形成土地高效利用的协同管理长效机制。
三年行动已经收官,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明将继续发挥改革协同效益,通过低效产业用地整治与加快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双管齐下,以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企业效益综合评价破局存量用地效益提升,逐步走出一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新闻推荐
高明区开放大学开启冬季社区公益课程 创建“1+1”社区教育公益模式
高明区开放大学社区学院开设公益课堂。/受访者供图佛山日报讯记者冯慧雯报道:春节临近,高明各中小学生陆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