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三水森林公园已是张灯结彩,树梢上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
开栏语:在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用大爱坚守;在疫情防控后方,群众用“脚”做后盾,自觉响应“就地过年”倡议。政府、企业、村居、社会组织纷纷发力,用心、用爱、用情服务好外来务工人员,给予群众留在三水过大年的信心和温暖。即日起,《佛山日报·今日三水》“留在三水过大年”专栏报道,一起感受由社会各界携手营造的团圆年味。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
图/佛山日报记者王澍
对家人的牵挂、对故乡的思念,是牵系在外打拼者每年春节不远百里、千里都要返乡的一根线。今年,出于防控疫情的考虑,不少市民选择留在三水迎接牛年春节的到来。那么,留下来过年的市民如何理顺这根剪不断的线?留下过年又怎样向远方的亲人送上春节的问候?
昨日,记者采访发现,有些市民选择网络拜年、寄年货回家等方式向亲人传递祝福。同时,也有市民计划了周边游、乡村游等玩法,想在这个特别的春节中玩出不一样的精彩。
线上拜年送祝福
“一年没见了,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说起不回家过年,市民王建民心里多少有些失落。王建民的老家在陕西西安,他已经在三水工作生活十多年,几乎每年春节都是回老家过。每次过年前,老父亲都会早早打电话询问他归家的日期。然而,今年将是他第一次不回老家过年。
“我给他们买了零食、营养品、衣服等,现在基本已经寄到了,老人也挺开心的。”为了弥补无法回家陪父母在家过年的遗憾,最近王建民准备了许多年货寄回老家。“我已经和父母说了,虽然过年不能回去,春节过后我们会避开人流高峰,再找时间回趟老家。”
和王建民有类似想法的人还有不少。
“爸,快过年了,年货买了吗?”1月29日,市民毕晓莉用微信给远在成都的父亲发了一条信息。毕晓莉告诉记者,早在一个月前,她就把回乡的高铁票买好了。但为了响应留在本地过年的倡议,也出于家人和他人的安全考虑,她决定今年春节“就地过年”。
尽管不能回家陪伴家人,但毕晓莉计划把对家人的思念以网络视频的方式传递回去,让远在成都的家人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春节祝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今年我打算用微信和父亲拜年。”毕晓莉说,虽然现在人没法回去,只要情感在,间隔千里也能感受到过年的味道。
随机采访了几名留在三水过年的市民,记者发现,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不少市民都选择了网上拜年、视频团圆、寄年货回家等方式向亲人传递祝福。在大多数人看来,过年回家是中国人一年到头的大事,然而由于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非必要不返乡”也是特殊形势下的必要之举。与生活仪式感比起来,平安健康更重要。
精彩活动不重样
“今年春节准备和朋友一起逛逛街,走走附近的景点,就地过年一样也能过得开心。”谈及春节期间怎样过年,来自湖北的市民小夏已经有计划了。她笑道,虽然已在三水工作两年多了,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留在西南街道等中心城区,一直没时间好好欣赏三水本地的美景。之前她曾听说大旗头古村、江根村等景点很美,想趁此机会游览一下。
与选择周边游的小夏不同,市民李锦鑫则选择了云上旅游。“今年春节,我不用脚旅游,而是用眼睛旅游,准备宅家看旅游直播,看视频攻略。”李锦鑫说,今年马蜂窝旅游直播将邀请各地旅游主播,通过直播间展现各地不同的春节民俗、历史文化、冬季美景和特色体验。他也想趁此机会了解各地独特的景色和风俗。
相应地,三水也即将推出系列举措,丰富市民的春节生活。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区文旅部门将在携程平台上线“三水区全域旅游体验馆”以及“岭南水韵游、长寿古村游、清新养生游、生态亲子游、红色研学游”5条精品线路短视频及产品。同时,区文旅部门将在“三水发布”推出一个三水新春游玩指引专题页面,以手绘长图的形式呈现,当市民滑动到每个镇街处会有一个按钮,点击后可弹出该镇街春节相关活动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向市民推广三水本土旅游景点及活动。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旅游外,还有市民会和朋友、同乡一起过年,感受节日的团聚气氛。来自湖南的市民杨欣彤喜欢玩桌游“剧本杀”,但日常工作忙,能玩的时间不多,于是她打算春节时就和几个朋友一起玩桌游。她说,既然不回家,干脆彻底放松一下,让身心保持愉悦。
新闻推荐
加强路面执法 保障春运安全多部门联合开展春运交通综合执法行动
佛山日报讯记者周传勇报道:昨日,2021年春运拉开序幕。三水区交通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区公安交警等部门在三水大桥、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