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三八”维权周聚焦妇儿群体,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编者按:
有人说,女人不分年纪都是公主,可是被家暴的女人就像是被踩碎了水晶鞋的公主,而她的命运则如同是被踩碎的水晶鞋。
遇到家暴怎么办?妇女儿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今天是第111个国际妇女节,区妇联与区普法办联合在“三八”维权周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政策。本期报道聚焦妇儿维权,采用以案释法的形式,讲解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漫画:王叶进
遭遇家暴 请拿起法律武器
案例:
案主夫妻结婚10年,育有一子。丈夫是网约司机,妻子做微商,收入均不稳定。丈夫沉迷网络赌博,欠下几十万元债务,并把房子卖了还债。丈夫还因赌博透支了所有信用卡,还有十几万的债务未还。丈夫认为妻子私藏了卖房剩下的二十万元,妻子解释说因之前买房买车都跟娘家借了钱,这二十万还给了娘家,丈夫不信。争执中丈夫对妻子施暴,言语威胁并用电线勒其脖子,妻子挣脱逃出后报警,警方拘留了男方。
案主称已遭遇家暴多年,决心离婚,并希望能与丈夫在处理债务上达成共识。但丈夫不同意,要案主把钱拿回来偿还债务。案主不愿意。
案主到法院提起诉讼离婚,提供了十年来被多次家暴的证据,包括丈夫写的保证书、报警记录、验伤报告、微信截图等。其间丈夫仍多次威胁恐吓案主,甚至去出租屋堵截。案主及时报警,警方对男方进行了严厉的警告后其才减少了骚扰的频率。
历经半年拉锯后,案主终得以离婚并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
律师点评:
1.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主要包括殴打、残害、捆绑、冻饿等伤害行为;禁闭等限制人身自由行为;恐吓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人身安全的行为;跟踪、骚扰、经常性谩骂、诽谤、散布隐私等精神侵害行为。本案中男方对女方的威胁恐吓、用电线勒脖子等伤害行为均属于家暴。若男方施暴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若构成犯罪则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男方施暴情节较轻无须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第二十五条,也可由公安机关给予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
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受暴者除向公安机关求助,还可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妇联、工会、共青团、残联等单位求助、投诉及反映。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有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受暴者还可以向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司法机关申请临时庇护、临时救济以及司法救助。当受暴者面临家暴现实危险时,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2.受暴者可根据《广东省法院家事审判工作规程》第十四条,及时收集和保留证据,为诉讼离婚和争取抚养权作准备。本案中女方在诉讼中提供的证据起到了重要作用。
3.本案中,男方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所欠的赌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因赌债属于男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赌博为我国法律所明令禁止,赌债属于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因此,赌债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该案件中女方没有义务背负丈夫因赌博欠下的债务。
暴力管教孩子 也属家暴违法行为
案例:
案主夫妻育有两孩,儿子7岁,女儿3岁。去年某天,母亲拿起手机怒砸长时间玩手机的儿子,导致他头破血流。事后外婆主动向社区居委会求助。
据外婆反映,两个孩子平时主要由她照顾,孩子的父亲爱玩电脑游戏,儿子在旁也刷手机刷通宵。孩子的母亲有时间就去打麻将。学校的老师也反映曾目睹案主夫妻对孩子暴力管教。夫妻俩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参与少。
社区居委会联同社区警务室民警及反家暴中心,对案主夫妻暴力管教孩子的行为进行严厉教育和口头告诫:日后如有暴力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律师点评:
本案中,父母的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有关规定,严重侵害了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和受保护权,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意味着父母打骂孩子不再是私事,暴力管教孩子属于家庭暴力情形的,父母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家长应加强学习上述两部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保障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
顺德区司法局
顺德区普法办
顺德区妇联
珠江商报社
联合主办
文/珠江商报记者黄祖兵
新闻推荐
重视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珠江商报讯记者杜达雄报道:翰丹传碧水,心血见精神。3日上午,碧江诗书画学会作品展在清晖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