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景瑾瑾、通讯员王雪报道:3月10日,2021年佛山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会议在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召开。会上,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新文作工作报告,回顾“十三五”期间文广旅体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十四五”及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计划,今年佛山将推进南海文化中心、南海体育中心、德胜体育中心等2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社区体育公园(新建或改建)不少于100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1平方米
根据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全市对外开放A级景区达到33家,较2015年增加17家。旅行社达143家,较2015年增加35家,其中5家进入全国百强社,12家进入广东省30强。佛山“邻里图书馆”项目获国际图联国际营销奖第1名。全民阅读发展水平指数全省第3。
全市已有及在建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达145家、美术馆(艺术馆)93家,共238家,其中5个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三级博物馆。新建、改建完工旅游厕所396个,建成民宿190家,50条古村落活化任务完成。
影视相关企业超1700家,与南方影视中心成立前65家相比增长近30倍。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室内面积1768.89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1平方米,人均公共藏书1.4册。佛山还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旅游业总收入五年累计3360亿元,共接待游客2.47亿人次。
市博物馆新馆拟今年底建成开放
会议透露,2021年佛山将继续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南海文化中心、南海体育中心、德胜体育中心等2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全年完成社区体育公园(新建或改建)不少于100个。推动邻里图书馆、“祠堂+文化”“粤书吧”等建设。开展城市音乐季、艺术季惠民演出,打造十大群众文体品牌活动。积极申报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佛山粤剧院争取2021年年底投入试运行。
同时,还将继续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博物馆之城建设质量,推进国家一级馆建设,二、三级馆形成稳定后备库,备案博物馆数量实现翻一番。佛山市博物馆新馆拟2021年年底建成开放。探索筹建“佛山状元文化博物馆”。争取创建世界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积极申报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继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消费全面升级。持续打造大湾区旅游目的地名城,推进红色旅游、乡村文旅、研学旅行和工业旅游等繁荣发展,重点打造20个以上景区化村落,新增3A以上旅游景区5家。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推进世界功夫之城建设,推进功夫主题景区、功夫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功夫小镇建设,推动国家武术研究院岭南武术研究中心落地。
按照工作思路,“十四五”时期,佛山将立足城市文化品牌,持续擦亮城市文化新名片;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新水平;加快文旅产业升级,建设产业科技融合新平台;促进文广旅体融合,开创新型业态发展新蓝海;构建智慧服务网络,塑造数字城市文旅新品牌;贯彻健康佛山计划,攀登体育事业产业新高峰;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构建主客共享文旅新环境;讲好岭南文化故事,建设国际文化交流新平台。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周哲,通讯员叶自丰、陈嘉仪报道:“我两岁的女儿被反锁在家,屋内电煮锅里正煮着食物,你们快来帮帮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