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铝业是三水首家百亿营收企业的有力竞争者。图为位于佛山国家高新区三水园的兴发铝业厂区。李东摄
近日,佛山市三水区正式出台《三水区“三个一批”创新制造企业培育方案(2021—2025年)》(下称《方案》),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扶优培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培育10家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超百亿元龙头企业、70家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超十亿元骨干企业以及100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成长性企业。
2020年底,三水提出实施“三个一批”计划。在今年三水区“两会”期间,三水进一步提出今年力争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30家。在《方案》的引导下,政府之力有望与企业内生增长动力形成合力,加快打造出一支“航母舰队”,为三水打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新的制造业支柱产业提供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林洛峰
20条新政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3月18日,三水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三水区“三个一批”创新制造企业员工子女入学申请的通知》(下称《通知》),在已有《三水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骨干科技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三个一批”创新制造企业在职员工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上述《通知》也是《方案》在2021年2月23日制定出台后,三水出台实施的首份配套政策文件。
围绕“三个一批”创新制造企业培育计划,加强政策引导是三水区政府的重要抓手。自2014年起,三水就开始将上年度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且本地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自动认定为区级骨干企业,并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认定一次,逐年兑现资金扶持。《方案》被视为《三水区骨干企业培育方案》的“升级版”。
据介绍,《方案》政策扶持部分共包含“支持企业做大规模、支持企业做强做优、支持企业开拓市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四大方面20条内容,其中资金扶持类9条,有5条是在原来《三水区骨干企业培育方案》和《三水区先进装备制造扶持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保留和完善修改,另有4条为新增条款;资源保障、市场支持、服务优化类11条。
“《方案》起草的一个原则是提标扩面。”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比如资金扶持类新增了营收倍增奖励、税收持续增长奖励、制造业单项冠军奖励、“专精特新”企业奖励4条条款;而第11条作为保留完善条款,对于参加或举办展会及经贸交流合作活动的骨干及龙头企业,三水区政府给予的扶持比例从20%提高到50%,扶持标准从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
区别于原有政策往往对骨干企业进行直接扶持,《方案》更注重引导骨干及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比如第1条提到企业在三水区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3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最高分别给予3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和1000万元的奖励。以上奖励资金以企业数字化建设事后奖补方式予以兑现。该项政策体现了三水支持企业做大规模的诚意,同时鼓励企业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
针对骨干及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今后三水还将实施一系列“专属服务”。如区、镇(街道)领导对上述三类企业实现全覆盖,建立“三个一批”企业培育工作会商机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将企业涉及增资扩产、新建项目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政务审批“绿色通道”并提供前置服务;组织金融机构“点对点”对接企业融资需求,经办金融机构建立融资审批“绿色通道”,安排专人限时办理办结等。
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发展劲头足
龙头企业的出现是制造业由大向强转变的标志。三水是制造业大市佛山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制造业是三水的立区之本,多年来创下超七成的生产总值。据统计,在2020年,三水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600亿元,如此工业规模甚至超过内地很多地级市。但由于百亿营收企业长期空缺,三水制造业始终给外界留下“大而不强”的印象。
回顾三水的工业发展历程,龙头企业与三水制造业相伴相生。1992年之前,健力宝、强力啤酒、佳力电池、南方镀锌板厂等一批工业先行者已经是“明星企业”。这一时期,三水逐渐形成以饮料、建材、包装、有色金属为主的工业体系。据统计,到1992年,三水县属工业产值27.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6.11%,成为三水经济的强大支柱。
到新世纪之交的前后几年,三水开始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此后10余年间,日丰企业、恒力泰、凤铝铝业、兴发铝业、恒洁卫浴、佛山海尔、百威、红牛、北汽福田、广东邦普等一批大优项目先后落户三水,筑牢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为代表的新型工业体系。2015年,三水GDP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上述一批优质企业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与百亿营收这一发展里程碑渐行渐近。这其中,凤铝铝业、兴发铝业作为两家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或以上规模的企业,成为三水首家百亿营收企业的有力竞争者。
在三水的“三个一批”创新制造企业培育名单中,日丰企业、广东邦普、佛山海尔等更多企业将在未来5年向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目标发起冲击。与此同时,更多企业将加快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成长性企业。由此,三水将打造一支制造业的“航母舰队”。
在2020年12月23日召开的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上,三水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全力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超百亿元龙头企业、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超十亿元骨干企业以及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成长性企业。而在《2021年三水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水则提出今年力争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30家。
总投资超10亿元的工业铝型材项目达产后,凤铝铝业将新增10万吨高性能工业铝年产能;总投资11亿元的兴发铝业新材料、智能精密制造项目预计在今年正式投产,将主攻工业用新型铝合金材料深加工产品;2020年,日丰企业再投资43亿元建设管道智能机械设备及新型管道制造基地项目,预计达产后产值将达40亿元……
一批存量优质企业纷纷走上增资扩产的新征途,展现出澎湃充足的内生增长动力,让三水实施“三个一批”创新制造企业培育计划倍添信心。
“大树经济”撑起“产业森林”
培育龙头企业,被认为是壮大产业集群的一个可行路径。在与三水同处佛山的兄弟区,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相伴相生的关系屡见不鲜。
根据“2020年佛山企业100强”榜单,佛山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民营企业已达20家,禅城、南海、顺德、高明四区均有分布。其中,营收达千亿元的两家企业——碧桂园和美的总部均在顺德区。
近年来,碧桂园通过成立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积极投身机器人产业;美的一方面引领顺德家电产业智造转型,另一方面通过收购德国库卡深化机器人产业布局。龙头带动下,顺德提出了打造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两个超5000亿级产业集群。
反观三水,在“十四五”开局之初,三水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提出在未来5年打造超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超2000亿元泛家居、超1000亿元食品饮料、超1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同时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材料等领域,加快培育新的制造业支柱产业。在推动产业规模化扩张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同样是三水产业发展的发力点。
顺德等地的经验表明,培育一片繁盛的“产业森林”,离不开“大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这种支撑力主要表现为龙头项目对现有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和延链作用,以此推动传统产业高级化、新兴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完善产业生态。
因此,与打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计划相对应,三水通过确立“三个一批”企业培育目标,充分调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企业“跳起来摘桃子”。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企业在实现自我强筋健骨的同时,三水的产业链条也将更趋完善,产业集群质量将得到持续提升。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除了对三水生产基地进行优化扩产外,新材料、智能精密制造项目正在按数字化工厂进行规划建设,未来该项目的产品将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轻量化交通及智能电子产品领域。在2019年,该公司关于铝加工再生资源项目通过了省环保厅批复,通过环保技术处理铝加工生产环节中的危险废物,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环保科技公司一期项目,未来满足行业危废环保达标处置,且为周边园区企业提供危废处理服务。
如果说兴发铝业是推动三水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典型,那么广东邦普便是加速三水打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个楔子。在工信部备案的长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车型中,很多电池都采用了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目前,总投资33亿元的邦普高镍正极材料产业项目正在三水乐平推进,企业以此加快进军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循环服务。
展望三水未来的产业集群,“既见大树又见森林”将是一幅全新图景。
新闻推荐
屈臣氏饮料项目落户三水 世界500强成员助三水打造千亿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秀蓝)3月11日,记者获悉,广东屈臣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项目用地正式摘牌,标志着屈臣氏正式落户中国(三水)国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