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外,工商业者的生意经营,革命者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也给锦华路的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民国初年,西风渐吹,古老的佛山虽有众多的中成药店,也兴起西药业,当时仅有设在升平路的中法西药房和设在筷子正街的博施西药房。博施西药房的少东梁敬熙,原籍顺德麦村,是梁园后人,祖居怀康里。他以开设博施西药房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21年参加佛山工人运动,以博施西药房二楼作为工人俱乐部秘密活动地点,1924年任国民党佛山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商人部部长。1926年初参与领导佛山工农群众清算大魁堂劣绅集团和驱逐反动市政厅厅长沈崧的斗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任进步报纸《农工商学报》主编。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时被捕,1928年10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遗憾的是,还没能认定博施西药房在锦华路的确切位置。
在佛山古镇近百年历史上,短短的锦华路还有许多值得记载的历史,比如福南茶楼。福南茶楼属于普通档次的茶楼,到这里来的大多是手工业工人,佛山人称之为“手作仔”。他们工余时间来这里歇歇脚,点上一盅两件,同行之间交流交流。还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是建筑行业的泥水工、失业散工,每日早上和午后,锦华路福南茶楼也是他们聚集的地方——他们聚在这里是等候雇用。而福南茶楼出门不远的古洞直街就是有近百家会员的建筑工业同业公会。这些行业有淡季、旺季之分,大的店号一般不雇请长工,除非是技术性很强的师傅,他们接到生意后去雇请短工或散工。建筑业同行内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找散工,去“福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军管会和市政府的领导下,有40家同业会员的茶楼业同业公会在福南茶楼成立。
佛山古镇名医荟萃。1946年,杨松生、黄达峰、麦植生、任寿天、邱咏楷等资深的执业牙科医师在锦华路筹备成立牙医师公会。当年5月15日,牙医师公会在锦华路35号正式成立,有会员54人。任寿天任首届常务理事。被誉为“齿术娲神”的牙医界先驱任寿天,医术精湛、德行高洁,在牙医界驰骋43个春秋,可谓佛山市牙医界一代宗师。当时著名书法家林树熙送给他一副对联:齿牙吐艳白于雪,肝胆照人朗若秋。任寿天生前住在锦华路58号。
锦华路还有洋人创立的三井洋行保险公司在佛山设立的办事处,时人称保险业为“燕梳”。燕梳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公正路的绸缎铺、金铺、福禄路的纸品铺、爆竹铺,升平路正埠一带的店铺和商店、工场、仓库及富贵人家等。日军侵华时期,镇内银号奉令统统改称“钱庄”,当时民众称之为“找换店”。锦华路有天祥钱庄、财记钱庄、其丰钱庄。在那个金融动荡、物价早晚不同的年代,钱庄主要经营日军发行的军票兑换、大钞小钞兑换。当时广东省银行发行的“大洋券”,对号全新的才能作十足使用,直版无折痕不对号的折值用,用过的作残钞折值更大,角币及残旧币统作“湿柴”,只作一二成用或不用。
锦华路的历史除了上面捡拾到的大大小小碎片,还有无法理清来龙去脉的林林总总,比如在锦华路上开设百货、山货等生活用品的行业,百年来此消彼长,数不胜数。
(本文选自《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之《佛山古镇老街道》,作者汤浩宁、熊九成)
新闻推荐
■广州大剧院■成都太古里商业区的装置■曾振伟五洲英才■曾振伟百鸟归巢日前,浙江湖州营盘山景区,因“女子给婆婆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