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羊城晚报讯记者曹月、通讯员李威报道:“全国电磁超材料技术及制品标准化委员会”(下称“标委会”)年度工作会议18日在位于顺德的光启709基地举行。据了解,标委会近年来取得跨越式发展,在超材料术语、标识、通用规范等领域均实现了本领域首批国家标准,已经逐渐成为规则制定者。
公开资料显示,超材料(Metamaterial)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突破了传统的材料设计思想,直接通过材料物理尺度上的有序结构的设计来获得等效的表观性能。超材料优异的特性以及革命性应用前景,吸引了全球的关注,成为当前全球最热门、最受瞩目的前沿技术之一。
截至目前,我国在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实现超材料底层技术专利覆盖。2016年,由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起草的《电磁超材料术语》正式实施,成为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的国家标准,同时奠定了我国在超材料技术研究和标准转化的国际领先地位。
2013年11月5日,首届“全国电磁超材料技术及制品标准化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超材料进入到标准体系建立时期。短短几年时间,在以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航空工业洪都集团、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光启技术等单位集体协作下,标委会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超材料术语、标识、通用规范等领域均实现了本领域首批国家标准,将一项非标的科学研究领域逐渐转变成有一定标准规范的行业领域。
赵治亚认为,迈入“十四五”开局之年,不仅超材料进入到了大规模、全面应用的关键期,而且第三代超材料技术也将迎来规模化量产。今年年初,光启技术709超材料基地正式投产,年产40000公斤超材料产品,这将进一步满足超材料在我国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电子通信系统等多个尖端装备领域的应用需求。与此同时,标委会将围绕超材料规模量产开展针对性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和方法标准等的立项研究,并积极争取立项;联合行业用户、上下游生产单位进一步完善超材料标准体系,重点突出试验、方法等多层级检测标准规范。
新闻推荐
为索要欠款,出借人许某伙同其他5人对借款人非法拘禁,对借款人轮流跟随、看守,最终6人却因此领刑,被判有期徒刑1年至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