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孔焕玲
连日来,三水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进度,广大群众踊跃接种。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市民不仅应尽快接种,也必须继续绷紧安全弦,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国家卫健委提醒,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是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而且产生保护性抗体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防控意识不能松懈,防控措施还需坚持。大家务必谨记防疫“四件套”: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
个人防护不能放松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需要继续按照常态化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端午节将近,市民仍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包括在公共场所戴口罩、注意个人手卫生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尽量避免非必要旅行,减少疫情跨地区传播。如果在旅行途中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要及时退出旅行,避免和其他人接触,及时就医,特别是到有发热门诊的规范化医疗机构就诊。
市民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哪些个人防护?根据广东省内本轮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省疾控中心建议:1.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要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前、离开医院、外出归来时,要及时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清水洗手。在公共场所按规定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2.保持社交活动距离
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区域活动,避免多人聚会。在人群密集密闭的场所一定要佩戴口罩。在交谈、候车、等电梯、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3.自觉坚持安全出行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如需乘坐应全程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电梯表面,避免用手揉眼、抠鼻等行为。如乘客有发热、干咳等症状,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做好个人购物防护
购物时应按规定佩戴口罩。客流较多时,有序等候,如室内面积较小,应在室外等候,避免人员拥挤。尽量采用电子支付方式,如收取现金应及时洗手,不具备洗手条件时,应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5.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建议采取分餐制,不能分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不用私筷夹菜劝食;鼓励儿童独立进食,不要用嘴吹孩子的食物、尝孩子的食物、帮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对口喂食孩子、与孩子共用餐具等。
6.适当坚持身体锻炼
可选择人少的空旷地方或居家锻炼。在进入公园、广场等室外开放场所进行户外活动时,应配合相关部门落实防控措施。
7.加强个人健康监测
如果自己或者家人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8.不去中高风险地区
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需主动向社区居委会报备。
情绪不好试试腹式呼吸
面对疫情,如果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排解情绪,人们容易出现心烦意乱、紧张焦虑、易怒、指责、抱怨、抑郁、沮丧无望、孤立无助等反应,不及时疏导甚至会出现行为失控。这是压力事件出现后形成的正常心理应激反应。
如何克服此类负面情绪?心理健康专家表示,首先,大家要接纳情绪,拓展积极的体验,有意识地去调整心态。可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告诉自己疫情很快会过去,要珍惜在家里陪伴家人的日子。
其次,将对疫情的过分关注,转移到自己喜欢做,之前又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上,例如健身、追剧、吃美食、读书。
此外,还要与家人、朋友多沟通,说点儿开心的事,让自己宅家不失联。也可以做一些稳定情绪的小练习,例如每天5至10分钟的腹式呼吸,就能起到很好的放松身心的效果。腹式呼吸方法:
舒服地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双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闭上眼睛,把肚子想象成一个气球。吸气时,我们像气球一样被吹满了气体,把手放在腹部感受肚子慢慢鼓起,吸到不能再吸时,慢慢把气体呼出去,感受肚子一点点收回去。呼气时,脑中想象放松的“松”字,想一件让自己自信、快乐的事,将呼吸与这份愉快的感觉反复结合在一起。
如果这些方法都没办法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则可以拨打心理热线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来源:国家卫健委、新华社、健康广东,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整理)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注销《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下列机构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佛山监管分局批准终止营业,注销《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现予以公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