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叶其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李凯 摄
百姓故事
从阳西县城的小广场到星海音乐学院的大课堂,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从学校的舞台到大型商演的舞台乃至央视的舞台,留下了他翩翩起舞的身影。他是一名热爱古典艺术、醉心舞蹈艺术的青年舞者——叶其欢,29岁的他曾多次担任大型舞台剧的舞蹈编导和领舞。
■ 阳江日报记者/朱俏施
◎ 从小怀揣舞蹈家的梦想
2005年的一天,电视上一段优美的古典舞姿让叶其欢着迷。于是,从那时候,他有了一个当舞蹈家的梦想,而星海音乐学院就是他的理想学府。
家人的支持,他有了前进的动力。为了支持儿子的梦想,他的母亲总是想方设法找到一些舞蹈教学的视频,不停地播放给他看,让他跟着视频学习。母亲的启蒙教育为叶其欢学习舞蹈奠定了基础。
男生学习古典舞,软开度训练是个难题。为了克服困难,一有空他就练习劈叉,家里的门框就是陪练的好工具,站在门前把脚一抬,忍着疼痛,乐在其中。“练舞就是要狠,狠起来自己都怕。”叶其欢笑着说,当时为了训练软开度,韧带能拉到180°,自己横跨在凳子的两个手把上,让同伴压着双腿,自己都能感觉到撕裂的痛。
当时,阳西县艺术氛围不浓,想找一个专业的老师跟随学习成了一种奢望,求学之路充满了艰辛。蹭课是他求学中做过最多的事情,茂名、湛江、广州是他在求学中去过最多次数的城市,而广州是他最常“光临”的地方。
以前的交通不像如今四通八达,每逢周六日、小长假、寒暑假,别人家的孩子躲在家里看漫画、玩游戏,而他就要背着舞鞋、训练服、小棉被跟着比他年纪大的哥哥们,乘坐大巴去培训机构蹭课。
“当时训练没有专业的地胶,只有凹凸不平的水泥地,磕磕碰碰是常事。如果在学习中受伤了就要休养,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我不允许自己受伤,所以在练习的时候格外小心。”想起当年的经历,叶其欢既心酸又感激:“本地的孩子下课回家,我们去蹭课的孩子才能在舞蹈室里打地铺睡觉。记得有一次,我摔破了膝盖,自己用消毒液清洗伤口,为了不吵着别人休息,痛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不敢出声。”
◎ 苦练4年登上央视舞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学习,叶其欢在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基础上糅合体育体操的动作,择其善者而用之。在2013年的艺考中脱颖而出,他以全省第11名的优异成绩被星海音乐学院录取。
进入理想学府后,叶其欢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以更加专业、更高水准要求自己。创作时,他会打破常规,把古典元素与近现代元素相结合,把自己对艺术的感悟贯穿在每一个动作中,让舞蹈的表现、舞台的呈现更加丰富。
为了踏上央视的舞台,叶其欢和同校的13名男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去到佛山,找到当地知名的武术家学习拳术与舞狮 ,将中国的拳术、舞狮与中国古典舞融合。2017年,该团体受邀参与央视CCTV-3频道一档名为《舞蹈世界》的节目录制,《醒狮》舞蹈由此踏上了央视的舞台。对叶其欢而言,这不仅是对4年寒窗苦练的回报,更是舞蹈生涯的一次新突破。
此外,大学期间,叶其欢曾多次担任知名企业的舞蹈编导和领舞,舞台经验十分丰富。2017年,正在读大四的他就被广东省顺德实验中学(艺术学校)录取为舞蹈艺术专业教师。在2018年广东省《第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原创作品大赛中,由叶其欢编导的女子群舞《逆风飞翔》,荣获最佳编导和金奖。
◎ 回到家乡传授舞蹈艺术
人在异地心挂家乡。由于少年求学时在家乡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学了一技之长后,叶其欢想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家乡的孩子。2019年,他离开佛山,踏上了回家之路,办起了舞蹈培训机构,希望阳西本土能出现更多优秀的舞者。
为人师表,叶其欢以身作则。在他身上,记者看到了舞者的执着和勤奋。在叶其欢的朋友圈中,记者看到他每经一地就会留下一段舞蹈。在落日前、在窗前、在沙滩前……在他的世界里,人生到处是舞台,随时随地可以翩翩起舞。
“学生按照老师的标准动作进行模仿,我管那叫身体训练。一个真正的舞者应该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要从心出发。”叶其欢说,舞蹈是终生学习的过程,一日不学则退。每天晚上上完课后,他都会“钻进”舞蹈室练习、创作舞蹈,有时候练习到凌晨3时多。采访当天,记者看见他手臂上的淤青。他笑着说,淤青是常事,每天都要搽药油。
“学习舞蹈动作一定要清楚知道每个动作的路线和动作之间的连接,就好像我们做人一样,要清清白白做一个好人。”这是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对舞蹈学院学子的谆谆教诲,也成了叶其欢的舞蹈艺术追求和做人的座右铭。
新闻推荐
小朋友为医护人员画的画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陈宣5月29日、30日,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在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