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左)和同事在接听心理援助热线受访者供图
文/张闻
“丁零零……”几声电话响,佛山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接线员阿杰熟练地拿起电话,友好地问候一句“你好”。后来的时间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地倾听,迅速评估来电者的精神状况。阿杰是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心理治疗师。疫情期间,他们坚守的,是人们的心灵战场。
时间回到5月末,随着广佛地区疫情防控举措的升级,心理援助热线又“火”了起来。而与2020年初不同的是,本次疫情防控正好赶上高考、中考时期,除了保证疫情防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保护市民特别是中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十分重要。
阿杰正是这支“心理救援队”的一员。从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至今,不到30岁的他迅速成长为一名“老将”。每一天,阿杰和同事们分成3班24小时守在心理援助热线旁,听着电话的那一头说着一件又一件烦心事。阿杰会一边劝慰,一边根据情况判定对方的心理状况,以防出现极端情况。
“我记得6月初的一天晚上,一个电话打过来,原来是一名准备高考的学生,从她的语速和呼吸频率我能听出,她很焦虑。”阿杰得知,该学生平时成绩稳定,但高考前因为疫情和学校统一管理等原因,忽然感到焦虑,脑子里不断浮出做核酸检测、打疫苗等画面。症状愈发严重,该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悄悄给心理援助热线打电话。
“我慢慢听着,从她的语气变化我知道,其实她在倾诉的同时,已经适当地发泄了一次。”阿杰慢慢疏导着。听完学生的倾诉,阿杰逐渐发现了问题所在:“其实我不建议你晚上还在被子里看书,这样刺激大脑很容易造成入睡困难。”感觉学生听进去了一些,阿杰进一步建议,可以适当和同学多交流,适当做些运动,紧张的时候做一个深呼吸……
经过近1个小时的“私聊”,学生的声音逐渐平缓。电话另一头的阿杰知道,尽管她还有焦虑,但她暂时无碍了。
阿杰接触的许多案例,比这更严重。出于保护咨询者的隐私,他并不能说出来。他能说的是,当通过谈话了解到咨询者处于抑郁甚至重度抑郁状态时,他们在安抚后会跟咨询者作出“安全约定”:“请不要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了,如果你还想自杀,采取行动前请给我来个电话好吗?”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将不断通过回访,逐渐将咨询者带出“心理漩涡”。
“从去年到现在,毕竟大家的心态越来越成熟了。”阿杰坦言,从心理咨询的人数、案例、极端情况分析,大家越来越能从容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和疫情防控举措,“我们就是电话那头的‘知心人’,在另一条战线上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妍通讯员梁晓丹)为助力市民便捷出行,主动引导用户使用更健康的非接触式公交电子支付方式,广东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