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办刊的尝试
凌 宇著
1927年4月,蒋介石策动“清党”事变。7月,汪精卫背叛国民革命,与蒋介石实行“宁汉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至此完全破裂。随着中国政治重心的南移,上海的新书业获得了勃兴的机运。分别出版过沈从文的《鸭子》和《蜜柑》的北新书店及新月书店先后迁往上海,有较多机会发表作品的《现代评论》也已离京南下;而原先在上海的《小说月报》因叶圣陶负责编辑的缘故,沈从文的作品在上面获得了一席之地。1927年,母亲和九妹从湘西来到北京,和沈从文住在一起,一家三口的生活全靠沈从文的稿费收入。1928年1月,沈从文让母亲和九妹暂留北京,独自先行到了上海,住进法租界善钟里一个托上海的朋友预先租定的亭子间,随后由亭子间迁入正楼大房。7月,胡也频和丁玲来到上海,胡也频担任《现代评论》副刊编辑,每月可得200元。胡也频、丁玲与他三人商量出版两份自己杂志,定名为《红黑》和《人间》。为便于合作,三人共同租赁了萨坡赛路204号。两个月刊的创刊号分别于1929年1月10日和20日出版发行,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三个人一起赶到集中了上海各书店的四马路和北四川路去看刊物出售情况。书店橱窗里都陈列了这本新刊物。由刘既漂设计的刊物封面,“红黑”二字显得既极醒目,又格外厚重大方。看着读者正拿着这期刊物翻阅,三人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几天后,他们又分头跑到各处去打听销路,所得的情况比他们预料的要好——《红黑》第一期仅在上海就卖出了近1000本,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可观的数目。北京、厦门有朋友愿意为他们帮忙发行,武汉、广州也有朋友陆续来信,希望他们能够多寄一些。种种情况使他们高兴得脸上发红,预备各期增印到5000份。
1928至1929两年间,几乎上海所有的书店和大型刊物都有沈从文的作品发表和集子出版,现代、新月、神州国光、北新、人间、春潮、光华、中华、华光各书店,就分别出版了沈从文的十多个作品集。可是,书出来后,沈从文却总是不能按时得到应有的报酬,常常不得不亲自上门索取,他解嘲似的称自己为“文丐”。1929年春,沈从文、胡也频、丁玲三人所办的刊物,已开始险象环生,《人间》月刊出到第4期便不得不宣告终结,以便集中资金办好《红黑》。然而,他们的这一场冒险,似乎从一开始就预定了悲剧结局。到8月,终因资金周转难以为继,《红黑》也成了商业竞争的牺牲品。从最初的筹备,到《红黑》最终停刊,一年的经营,他们非但未能赚钱赢利,一结账,甚至连原先的本钱也赔了进去。但也就在这一年,他们编辑出版了4期《人间》、8期《红黑》,各自写了许多作品。除《红黑》《人间》上发表的以外,还以红黑出版社及《二O四号丛书》的名义出版了七种小说单行本。胡也频的《光明在我们前面》,在萨坡赛路起首,丁玲的《韦护》在这里诞生,沈从文的《龙朱》《旅店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小说也在这里完成,他们终于以共同的努力,刻下了各自的生命痕迹。
新闻推荐
2018广州国际车展明日大“秀”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的2018广州车展明日即将与广大市民见面。作为汽车业的“年终大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