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关于米其林指南入穗的故事精彩纷呈,吸引了各界的目光。平心而论,这本指南似乎已经超出了作为一本出游消费指南的本来价值,溢出效应正在不断放大。尤其是对广州这座正在迈向国际化进程的历史名城来说,引进米其林,无疑是为城市形象国际化加码。
从功能上而言,米其林指南足以能让国外友人来到广州,除了本土推荐外,还有一系列在国际性评价体系下的餐厅可选。而米其林首版粤菜指南的发布,与其说是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粤菜餐厅,还不如将其看成粤菜的一次国际化营销。坦率地说,米其林指南在内容营销方面,堪称行家里手,早已驾轻就熟。
就从这本指南来看,乍一看确实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是将之前在全球评过的粤菜餐厅进行重新编辑,这种“炒旧饭”的方式似乎很难提起读者的兴奋点。但对于粤菜发源地广州而言,却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受邀为发布会当晚准备米其林盛宴的粤菜大厨们,更是觉得这是对粤菜地位的肯定与尊敬,毕竟,目前米其林指南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菜系单独成册。
粤菜的国际化形象,本就是广东人乃至华人的骄傲。在海外,几乎任何一条华人街里都有粤菜的身影,在海外的中餐厅中,卖得起价钱的也是粤菜;在国际一线城市,名人圈子请客吃饭的高级中餐馆以粤菜餐厅为主;在国际高档酒店中,大部分中餐厅主理粤菜。就连在海外烹饪教学的电视片中,教粤菜的甄文达在北美地区红极一时,是知名度仅次于成龙的华人。
粤菜走出去的步伐从未停止。广东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近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重点侨乡。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有3000多万海外侨胞,占全国海外侨胞人数一半以上,分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只要有华人华侨在的地方,粤菜就有深耕发芽的土壤。
墙外开花,墙内也要香。除了走出去,还要引进来。粤菜国际化的进程,不仅关乎一个菜系的长久生命力,更关乎一个城市的软实力。从实用性而言,外国友人来穗做客,最想吃的未必是最地道的美食,有一份国际评价体系内的餐厅名单,或许是更贴心周到的服务。从粤菜本身而言,一份国际化评价体系的引入,或许会对广州的餐饮服务提出挑战,对存活在蓬勃而舒适的餐饮圈中的大佬们而言,米其林的国际化标准或许能引人反思。
近年来,广州国际化的进程正在提速,从亚运会到《财富》论坛,从博古斯大赛到米其林指南,每一次都对广州城市软实力的试练和考验,每一次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来自广州的声音。
尽管对于本地市民而言,米其林指南看似一个洋人的游戏,对广州粤菜的了解程度不深亦不广,实在没有参考的必要,但当这座包容的城市正在慢慢走向国际舞台时,所带来的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与改善,或许将逐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交流空间。而我们更期待的,便是因这份包容而带来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更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因为这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向往的美好未来。南方日报记者周人果
新闻推荐
第十六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一汽-大众大众品牌首次携旗下探歌、探岳等车型组成SUV家族亮相,展现全面进击SUV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