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期间,梅杰和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学生谈心。
梅杰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束束的灯光,每每提起,都是如此温暖。“我常在夜里十一二点从办公室离开,要经过学校一条长长的斜坡,这时路灯已经熄灭,但在斜坡边上的一间民居的窗户里常常会透出灯光,让我借着这光走过漆黑的路。”
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3年时间,有很多地方需要脱贫,还有很多群众需要帮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当得知广州市和毕节市签订帮扶协议、需要派出第一批教育帮扶干部时,广州市铁一中学的校长助理梅杰第一个就报了名。
2017年9月到2018年1月,这是梅杰的“毕节时间”。今年11月11日,在学校领导支持下,他和三位老师一起参加了南方都市报、广州市教育局和毕节市教育局共同组织的“梦享课堂”广州教师毕节支教的活动。近日,他向记者讲述了他和毕节师生之间温馨的“毕节故事”。
送灯广州数字图书馆服务老师
从广州飞往毕节,大概1个半小时。路途不算远,但在梅杰心中,却有着万千思绪。半年时间能做些什么实实在在的事情?什么才是毕节师生最需要的?如何把支教工作做得既扎实又有创新?
2017年9月3日,刚到毕节,梅杰放下行李后,马上步行前往其帮扶的学校———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明察暗访”。“学校领导说好第二天带我进校,但想着反正也无事,就在地图搜索了一下校址,跟着手机导航,直接走到了学校。”没想到,被学校的教育理念打动了。
“刚开学,校门口还贴着高考喜报,上面用数据详细地说明了今年高考升学率比去年提高了多少,而且近十年教学质量一直在提升,证明这是一所不断发展中的充满潜力的学校。”让梅杰感触更深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到毕节不久就是教师节,梅杰获悉,毕节市实验高中的教师们工作兢兢业业,而且有考试后连夜改完试卷的传统,于是他悄悄地联系了广州一家爱心企业,为每一位教师送上了一盏LED护眼台灯。在台灯的灯座上,还特地印上了“打开一个世界,带来光明前程,老师,您辛苦了!”的字样。
了解到教师们对专业教育教研资源的渴求,梅杰联系了广州图书馆,为毕节实验高中的教师们开通了广州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借阅资格,没想到其他学校的教师知道后也强烈要求开通。截至支教结束,梅杰通过努力,又为毕节市实验学校、毕节市大方县和纳雍县的部分教师,甚至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的全县教师,共计2037位教师开通了广州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借阅资格。
点灯远程心理辅导舒缓学生压力
在毕节实验高中,由于宿位有限,有918名学生是独自在校外租房居住的。要去学生租住的地方,有时需要穿过嘈杂的菜市场,有时需要爬上七拐八弯的土坡,有时还要爬四五层陡直的楼梯。利用休息时间,梅杰随学校领导和保卫科的老师们一起多次走访出租屋,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同时,他积极联系社会资源捐助这些困难学生,获助的困难学生累计达78人次。
“很多学生家长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甚至一年只能见上一面,而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最需要家长陪伴的。回到出租屋,学生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这种孤独感和无助感,比起学习上的压力,更容易成为心中的重负。”作为老团干出身的梅杰,深知心理援助对这些学生的重要性,但如何把广州的心理帮扶资源对接到毕节呢?如何点亮这些学生的“心”灯,照亮他们的人生呢?梅杰计划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心理援助,经过联系,很快得到了广州爱心企业的支持。该企业捐赠了40台电脑,建成了一间心理援助和亲情互动室。此外,梅杰又联系了广州市越秀区心海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该中心负责人于东辉老师和古荞裼老师带领一批心理义工积极支持,目前已经开始一周一次的远程心理援助服务。
虽然该公益项目已经进入了常态化运作,但梅杰表示,做义工也需要专业素养,不是有爱心就可以随便去做的,“我知道这个项目只能解决成长中的陪伴问题,不可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但做了总比不做的好。”
放灯你的小小愿望我来完成
高中生金丽的一幅素描作品深深吸引了梅杰。画面很干净,一个女孩的头像微侧,头发稍凌乱,一双清澄的大眼睛眺望远方。画作取名为《渴望》。这幅被梅杰称为新的“大眼睛女孩”的画作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在梅杰的牵线下,2017年12月,在南方都市报举办的教育年会上,《广州毕节青少年成长关爱行动》正式签约,“梦想成真”贵州毕节市贫困学生梦想援助活动正式开启。广州市民一对一地帮助有需求的毕节学生圆梦。一个热水杯、一条围巾、一双手套、一本书……源源不断的真情在广州毕节两地流淌。
“那一天我打开电脑,上到‘梦想成真’的愿望对接平台,刚好看到一位同学需要一台洗衣机,于是我仔细看了一下愿望清单。”梅杰说,这个女孩患有白癜风,需要经常涂药膏,手不方便洗衣服。她还要照顾弟弟,姐弟俩都读高三,学习非常紧张,很需要一台洗衣机。于是梅杰和家人商量后,在网上挑选了一台洗衣机寄到了学校。
“后来我打电话才知道,收货的地址是校内的一栋民居,姐弟俩租住一楼。”梅杰解释,学校校舍跟民舍混杂在一起,有的居民会把房子出租给学生。“当我走进他们租住的房间,透过窗户往下看,发现正好是我深夜经常走过的那段斜坡。”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深夜归途中的一点亮光,正是从姐弟俩房间的窗户投射出来的。
“我问姐弟俩,是不是经常学习到深夜,他们点头默认了。”梅杰由此感叹“原来你夜读的灯光照亮了我夜归的路”。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高考后姐弟俩发来短信,一个考上了贵州民族大学,一个考上了吉林延边大学。
感悟
“扶贫还需要有互联网思维”
理想中的扶贫模式应该是怎样的?梅杰用一句话来总结:扶贫要真扶贫,扶真贫。“我理解扶贫要有五性:主动性、专业性、持久性、创新性和可追溯性”。
扶贫还需要有互联网思维。梅杰认为,让毕节等地区的教师共享广州数字图书馆的海量资源,包括联系广州爱心企业捐赠一套价值23万的校级数字资源共享平台,这都是互联网思维在扶贫工作中的体现。虽然只是技术上的一个小小拓展,却可以让贫困地区的教师一键共享最优质的专业化发展所需资源。
采写:南都记者梁艳燕
摄影:南都记者冯宙锋
新闻推荐
客流与销售额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线下商业在双11用实力证明了一件事:“造节”不是电商的专属能力
天环广场是周末逛街打卡必去的商场之一。顾客在天环北广场疯狂扫码接红包。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电商购物狂欢节虽然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