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何伟杰通讯员 赵雪峰
生态环境部日前通报2018年前三季度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通报指出,今年以来,各地持续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国水环境总体呈现明显改善趋势,一批城市成功退出了“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行列。记者21日从广州市河长办了解到,经过全市努力,广州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水质明显改善,成功退出全国“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行列。
今年村居级河长巡河74.9万人次
广州治水成效推进明显得益于健全的河长制度。据了解,目前全市落实河长3030名,落实四级湖长673人。由市委书记担任市级第一总河长,市长担任市级总河长,市四套班子成员担任市级河长。2018年以来,市级总河长召开河长会议和专项工作会议6次,市级河长累计巡河93人次,区级巡河近8324人次,镇街级巡河11.4万人次,村居级巡河74.9万人次。由市第一总河长签发第1号总河长令,向各区及市水投集团等12个责任主体下达全面剿灭黑臭水体的任务书,压实河长主体责任,明确任务及完成时限。
治污首先需要先查找污染源头。广州率先提出黑臭水体污染源作战图,网格化剿灭污染源。以流域为整体、村居为单位,划分2000多个作战单元。今年已拆除河涌管理范围内违法建设401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广州首批48条城中村类排水单元截污纳管工程,已完成铺设埋地污水管2297公里。第二批49城中村类排水单元截污纳管工程,6个进场施工,其余正在全力开展前期工作。
志愿者:以前没信心,现在有期待
为了推动公众参与到治水中来,从2017年起,广州开始对外公开招募“民间河长”,还开展了违法排水有奖举报,鼓励市民向水务部门举报河涌污染问题。
对于治水不力者,广州市也动了“真格”。今年以来,市、区两级河长办共计对142名在水环境治理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工作人员作出了问责处理。
“我们这里的水质比以前有了不少好转。”住在驷马涌边上的市民慕容森林告诉记者,作为珠江的一条支涌,驷马涌一直是臭名昭著的黑臭河涌。为解决雨污合流溢流产生的瞬时高污染负荷、大流量污水等问题,驷马涌引入创新工艺进行科技治水,如今水质从感官上有了明显变化。
也有环保志愿者坦言,他们曾经调查过市内多条河涌,发现这些河涌近年的水质确实逐年向好,“广州治水那么多年,说实话之前已经没什么信心了,但看到近年政府的力度,我们对未来广州的水环境还是会有不少期待。”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海口11月21日电(记者刘诗豪代超)2018中国平安中超联赛年度颁奖典礼21日晚在海口举行,上海上港队的武磊获得最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