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正在研究并将采取一系列专项行动和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公交安全水平本报资料图 程永强 摄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引发社会对于公交出行安全的广泛关注。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22日在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正在研究并将采取一系列专项行动和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公交安全水平。
“全国有近百万的公交车驾驶员,每天运送乘客达2亿人次,每个方向盘的背后,都是几十、上百条生命,保护好驾驶员的安全,就是保护自己的平安。”吴春耕说。
交通运输部9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针对加强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行安全保障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切实加强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教育。二是要求新购置车辆应具有驾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设施,鼓励在用车辆改装防护隔离设施。三是提升乘客安全乘车意识,鼓励乘客参与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行安全保障。四是对发现影响运行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报警。
吴春耕说,截至目前,北京、重庆、福建、山东以及广州、厦门等多个省市均采取措施,部署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整治工作。比如重庆采取严格实施限速管理、实时监控、车辆维修保养、驾驶员教育管理、应急处置程序确保公交车运行安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监控平台等手段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并开展城市公交安全风险排查整治,组织公交车乘客紧急疏散演练等。
交通运输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驾驶员每时每刻安全驾驶,一言一语心平气和,文明行车,从我做起;乘客与人为善以和为贵,一上一下遵章守序,文明乘车,从我做起。
相关新闻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要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
新华社11月22日电记者22日从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办法聚焦当前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责任和施工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强化了农村公路质量关键环节管控。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介绍,在质量责任方面,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在监管机制方面,明确了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健全上下协调、控制有效、覆盖全面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质量管控方面,根据农村公路建设特点和薄弱环节,强调严把设计关、材料关、施工首件关、质量公示关、过程把控关、工程验收关、质量考核关、信用评价关等“八大关口”,增强实践操作性;在监管措施方面,明确了发挥当地群众的质量监督作用,建立质量约谈和挂牌督办制度,督促落实农村公路质量责任。
办法还吸收了各地农村公路建设实践经验,提出加强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鼓励推行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建养一体化”等模式,鼓励有条件地区推行集约化建设、标准化施工、工厂化生产、信息化管理,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实现现代工程管理。
吴春耕表示,根据质量抽检数据,近年来农村公路质量总体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但是,农村公路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和质量治理能力提升还有很大空间。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仍然保持高位。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401万公里,占公路网总里程的84%,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分别达到99.4%和98.4%。
新闻推荐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与实验区,广东民营经济是引领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是中信银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