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是世界第17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防早治,始终不晚”。作为世界慢阻肺日全省联动分会场之一,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护团队在现场做医学知识宣教。一方面现场指导患者使用吸入装置、进行肺康复训练演示:包括呼吸训练、呼吸康复操、排痰技巧等活动;另一方面,还举行义诊、肺功能筛查、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查等,场面气氛热烈。
本次活动还通过观看直播,由主会场广州呼吸疾病研究院钟南山院士讲授慢阻肺如何早防早治。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急性加重,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率。据了解,慢阻肺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肺康复的非药物治疗。肺康复治疗跟药物治疗同等重要,不需要额外费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慢阻肺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至2020年可能上升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较高。这种病不仅影响呼吸系统,也可以引起全身病变,导致丧失劳动力,生活质量降低,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等。
作为全国呼吸病学首屈一指的医学研究教学单位,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多年来派员前往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学习交流,并且作为大型科研项目分中心参与研究合作。此次全省70家医院联动的世界慢阻肺日活动,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巩固和提高治疗效果。本次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将慢阻肺“早防早治,始终不晚”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慢阻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引起社会重视,像监测血压、血糖一样检测肺功能,以期达到早诊、早防、早治,尽可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本报记者 陈文惠 文/摄
新闻推荐
扫码下载南都APP扫码关注南都官微昨晚7时,广州国际灯光节开幕,300架无人机编队和广州塔顶射出的激光一起合作,为观众奉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