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城市答辩会主持人之一迪迪埃·范库特森接受采访。受访者供图
南都讯记者张伊欣张沛夏嘉雯“你跟别人做的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让各方达成共识?”、“如果让你们选一个其他城市的项目的亮点去答辩,你会怎么选?”12月6日,在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入围城市案例答辩会上,来自广州奖评委和其他代表观众纷纷就案例提出自己的问题,各答辩代表使出浑身解数,回应问题,现场气氛火热。据统计,平均每场有8个人提出问题和意见。
世界“小商品之都”怎么服务外商?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入围城市案例答辩会昨日持续了一天。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雷朋堤尼、意大利米兰、南非德班、印度尼西亚泗水、美国纽约、中国义乌等15座城市的代表在会上各用12分钟介绍各自城市的创新治理案例。现场3-4个城市作为一组,共设置了“便捷之市”、“合作之邑”、“包容之都”、“韧性之城”四个组别。每组演讲过后,代表们还要接受评委和现场观众的提问。
其中,在答辩代表中,市长或副市长级别的城市管理者亲自上阵答辩,如俄罗斯喀山市、土耳其梅茨特里市、加拿大雷朋堤尼市、印尼泗水市,还有中国义乌市、武汉市。
作为知名的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义乌创新性地开设了涉外审批服务“一站式”平台,推出了兼具护照和义乌市民卡功能的外籍“商友卡”,到目前总共发放2.4万张,帮助外商享受和义乌市民同等待遇。义乌向现场嘉宾派发的资料中还包括了一面小拨浪鼓作为义乌小商品的象征,在义乌答辩结束后,现场拨浪鼓鼓声雷动,成为答辩会现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花絮之一。
“我很少见到会专门设立一个部门,请外国人参与涉外纠纷的调解工作。”广州国际城市创新研究会执行主任游建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义乌的案例表示赞赏,他同时表示,“武汉的金口垃圾场转变案例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综合解决方案。”
旧城改造议题引发广州友城共鸣
澳大利亚悉尼将老工业区改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广场案例吸引了众多关注。“绿色广场新区”的建设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城市化项目,2006年,悉尼市政府牵头提出新区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新区的中心为商业、零售、娱乐和文化集中区,体现世界一流的城市设计,配备可持续的基础建设和社区设施。
悉尼是广州的友城之一,已结好32年。在与本地媒体的讨论中,澳大利亚悉尼市议员杰丝·斯卡利与媒体共同聚焦在旧城改造和活化利用方面。
在媒体专访环节,南都记者提问,“广州在旧城改造有两个案例,一个是永庆坊微改造,保留旧建筑,引入新型创意产业;二是政府引导城中村改造成众创空间、孵化器,悉尼是否有类似的经验?”
对此,杰丝·斯卡利表示:旧城改造对于悉尼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悉尼很多人想把工业用地改成住宅用地,这样有人可能因此赚更多的钱,所以我们压力也比较大。其实这种工业用地对中小型企业、创业企业、艺术工作室等都是不错的选址。我们同时也有很多计划来重新改造这些区域。在绿色广场新区的案例中,我们把护士宿舍楼和老医院改成了创意文化的空间,有很多表演艺术家、手工工作室、小型集会中心,充分利用空间。还有一个案例是Carriageworks空间,原来是火车车厢厂房,我们把它改造成前沿艺术表演区域。
此外,在媒体专访环节,杰丝·斯卡利还就共同的城市治理问题,如雨天水浸的河道治理、城市公共空间节庆期间的拥堵等等问题介绍经验,“今日听到太多好的提问了。”她表示,“悉尼与广州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希望能够保持长久的往来和学习。”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广州12月6日电CBA联赛第16轮6日重新拉开战幕,15连胜的广东队主场迎战上海队。广东四人得分超过20分,以138∶101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