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组织增城区各级劳模到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2017年中秋前夕,区总工会、劳模协会领导带队慰问农业系统退休劳模。
2017年12月6日,组织劳模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8年中秋前夕,区总工会、劳模协会领导带队慰问新塘镇退休劳模。
2019年春节前夕,区总工会、劳模协会领导慰问困难劳模。
2019年4月26日,组织劳模到检察院参加“检察院开放日"我将无我"奋斗,不负人民重托——共和国建设者走进检察院机关”活动。
2019年4月24日,组织劳模到广州市第二工人疗养院参加体检活动。
“劳动模范是国家栋梁、社会中坚,劳模精神是工人阶级宝贵的无形财富,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社会关爱劳模,劳模奉献社会。增城区劳模协会从2015年6月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区总工会具体指导下,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中国工会十七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本着“关心劳模 服务劳模”的宗旨,依靠协会全体理事和会员,牢固树立服务劳模、弘扬先进、稳步发展的理念,努力推进全区各条战线劳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关心劳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序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服务劳模、弘扬劳模精神的活动,让劳模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激励广大劳模为建设幸福美丽增城作出更大贡献。“
劳模精神
爱岗敬业 争创一流 艰苦奋斗 勇于创新 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
亮点一 劳模思想道德得到提升增进
一个城市总有一群奋发有为的精英。周志堂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顾笑霞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刘映惠获“省劳动模范”称号;朱文彬、姚淦耀获“省五一劳动奖章”;郭庆东、罗锐朋、郑勇辉被授予“广州市劳动模范”;有4名劳模登上了“广州榜样”颁奖台,其中:“广州优秀转业军人”何伯好、“广州最美警察”姚淦耀、“广州道德模范”顾海城、“广州最美邮递员”郑勇辉;廖榕就、周志堂、姚淦耀、郑勇辉还被授予“十佳增城好人”荣誉称号。还有,林爽英、邹蓉、夏朗杨、邓国参……这一个个名字彰显了劳模队伍思想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体现了劳模队伍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精神风貌;这一个个名字已化作一面面旗帜,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带动和感召全区人民,在全区上下营造学习劳模、崇尚劳动、赶超先进、无私奉献的浓厚氛围。
目前,全区共有劳动模范119人,其中在职65人,退休54人;全国劳模5人,全军英模1人,省部级劳模48人,广州市级劳模35人,增城区级劳模30人,劳模队伍不断壮大,劳模活动蓬勃开展,为新时期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亮点二 劳模工匠精神得到弘扬光大
劳模工匠精神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劳模在各行各业的本职岗位上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美好人生。区劳模协会配合区总工会制作了《城市之巅的匠者》《嫁给剪纸的女人》《匠心品质为健康》《空间信息的打造者》《雕刻父子的传承》等五部宣扬“劳模工匠精神”的系列微电影,着重介绍了符小兵、何丹凤、黄华平、吴明南、曹凯滨等五位不同行业并工作在一线的劳动模范、技术工人和民间工匠,进一步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营造了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社会主旋律和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并在区委组织部评比中获得了“优等奖”。
此外,值得赞扬的是,劳模邹细球被评为“广东十大荔枝种植匠”之一。劳模刘剑波,以初心、匠心、诚心、恒心、凝心“五心”制作“五星”食品,成为风雨中的“不倒翁”,其事迹在省、市报物上刊登。
四年来,劳模协会还先后参与“广州工匠推荐学习宣传活动”“广州市职工提素圆梦工程”“劳动者风采广州市职工摄影大赛”等活动,从不同层面展现劳模风采,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劳模、尊重劳模的良好氛围。
亮点三 劳模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年多来,区劳模协会深化劳动竞赛,切实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配合区总工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活动,在部分劳模所在企业和单位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示范基地”“职工服务站”等试点建设工作,部分劳模在本单位成为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的骨干,推动本单位、本行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不断增长。
全国劳模周志堂所在的菜篮子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以劳模身份参加了市总工会组织的对口帮扶毕节百里杜鹃等贫困地区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成为“职工创新示范基地”,并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称号。2018年12月,增城区选派26名技术工人代表参加了广州市“羊城工匠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工人技能大赛,其中福耀玻璃有限公司职工黎令,获得叉车竞赛项目的第一名,其他项目也获得了可喜成绩。
体育界劳模深耕在增城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一线,不畏酷暑严寒,向广州市队、广东省队、国家队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增城籍优秀运动员,多次在世界大赛中摘金夺银。2017年,增城区代表队在广州市第十七届青少年运动会(竞技体育组)的比赛中,以198.5枚金牌的成绩荣膺广州11个区金牌总数第一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这些沉甸甸的成绩与体育界劳模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亮点四 劳模优抚待遇得到更好落实
区委、区政府和区总工会非常重视劳模和工匠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劳模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多关爱。为符合条件的劳模落实相应待遇,改善生活水平。四年来,区总工会和劳模协会先后为增城区各级困难劳模申请发放生活困难、医疗补助帮扶金524834元。坚持每年“五一”、国庆和春节前夕分批走访慰问各级劳模100多人次。通过建立长效走访慰问制度,关注和了解劳模生产生活状况,倾听劳模代表的心声,进一步增强了劳模会员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劳动模范的关爱。
此外,区劳模协会还定期开展劳模疗休养和学习考察活动。区总工会、劳模协会坚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协会理事成员的支持下,分批组织劳模会员参加全国、广东省和广州市总工会组织的疗休养活动。四年来,劳模协会组织会员到北汽公司、江西、湖南等地参观交流,并先后带领会员到贵州省和广东韶关、开平、惠州、广州工人疗养院等地开展疗休养活动,使参加疗休养的会员450余人次,用于开展劳模活动的各项经费100多万元。疗休养活动既活跃了身心,又拓展了视野,丰富了全体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会员的健康水平。
展望 激励劳模在岗位上建功立业 号召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今后四年,区劳模协会将在新形势下更加振奋精神,聚心聚力,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动力,积极发挥劳模协会组织优势,以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劳模为工作方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精心组织劳模活动,继续做好劳模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劳模切身利益,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和尊重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社会风气,带领全体劳模努力学习、继续拼搏、再创佳绩,通过劳模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70周年华诞献礼。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要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工会十七大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劳模协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把劳模工作放到工会全局工作去思考和谋划,紧扣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把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人物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履行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为推动劳模工作稳步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围绕发展主题,激励劳模建功立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组织引导广大劳模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发挥劳模队伍的排头兵与先锋队作用,带动更多职工争做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目标的奋斗者;鼓励劳模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增长新本领,在振兴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努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用心建设“劳模之家”。要切实做好劳模服务管理工作,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用模范行为引领社会。要进一步创新劳模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劳模联系、学习培训、参政议政、生活保障、诉求表达等工作制度,形成劳模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使劳模协会成为“劳模之家”和“幸福港湾”。
四是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协会稳步发展。继续做好困难劳模的帮扶救助,适时对全区各级劳模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完善帮扶困难劳模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劳模体检和疗休养活动,落实好各级劳模待遇,切实维护劳模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丽婷李家威通讯员黄沛豪文/摄)为了增加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新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