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内,梁安靖对着出氧口吸氧院方供图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华,通讯员刘昕晨、黄睿、袁宇红报道:8月4日下午,当护士将手术后的巴桑推出手术室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20年援藏医疗队的队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回想起刚刚在手术台前几度缺氧、冒冷汗、心悸,医疗队队员、骨科梁安靖副教授直言:“高原手术实在不易,开展骨科内固定术更是对体力和耐力的双重考验。”
当日上午10时,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紧急收治了一位46岁骨折患者巴桑。巴桑骑摩托车外出时发生了侧翻,致左腿股骨下段存在螺旋形粉碎性骨折,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中午1时,手术正式开始。骨折内固定术的关键是钢板固定前要为患者进行骨折复位,而巴桑是一位身高一米八的壮汉,对复位操作中医生的体能要求也更高。5000米高原之上,氧含量仅有广州的一半,稍微运动就会头疼欲裂;医护们穿着不透气的手术服,更是加剧了手术的难度。
手术台上,梁安靖一边探查骨折形态,一边向当地医师仔细讲授复位的步骤和技巧。由于缺氧,他每讲一句话就要停下来喘几口气,其间更两次出现心悸和冒冷汗等虚脱症状,只能暂停手术吸氧,稍稍好转后又继续手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下午5时,这例耗时4小时的骨折复位并钢板内固定术终于顺利完成。
一周内开展两例骨折内固定术,首次在术中使用驱血带和气压止血带……高原之上,广东援藏医疗队实现多项零的突破,并通过开展“师带徒”引领“传帮带”。在援藏医疗队的帮扶下,仲巴县人民医院急症处理水平日益提升,有助于减轻当地群众的医疗负担,破解“大病返贫”难题。
新闻推荐
文/蒋隽8月10日,广州中考成绩揭晓,涌现出了一大批高分学霸,备受热议。很多家长感叹,人家的孩子就是出类拔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