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麟
国际经验与我国发展的经验表明,中心城市的极点带动效应,对于实现一国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在应接双循环发展新机遇、参与推进双循环联动发展进程中,完全可以更好发挥极点带动功能,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新优势。
广州具有率先抓住双循环发展新机遇的先行优势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挖掘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推进国内国际双向开放,以开创国内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体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体现。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位居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在经济上具有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的丰富经验,具有率先抓住双循环发展新机遇的先行优势。
双循环发展给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战略机遇在于:从国内大循环角度看,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积极参与国内经济大循环,有利于更好拓展广州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力影响力,并在提升广州服务全国经济的同时,强化广州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国内大循环也给粤港澳大湾区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双区”驱动和推进广深“双城”联动提供更强劲的动力。从参与国际大循环看,有利于广州强化国家综合性门户枢纽功能和实现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愿景,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以更强的优势集聚国际化优质资源,提升引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建设的水平。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彼此联动看,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位居面向当今世界经济主要增长地带的亚太区中心位置,是联结国内外两大市场、引领国内外双向开放的桥头堡和先行地,在国际国内双循环中具有极大的发展和运作空间。
广州要做好“双循环”发展的战略谋划
在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跨越了60%的重要节点之际,资源集聚力辐射力领先的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已愈益显著地成为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要在实现双循环中勇立潮头,做好相应的战略谋划,并乘势而上,优化广州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质量。
一是当前要结合“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进一步做好广州在双循环战略格局中的发展定位和完善城市功能部署,确立广州在国家经济发展双循环中发挥作用的方向、重点和主要举措。二是进一步做好广深双城联动的协同发展,同时继续加强广佛同城与广清一体化发展的项目建设,并以此联动大湾区内外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为提升该世界级城市群对实现我国经济双循环进程中的贡献度而努力。三是要进一步提升超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治理水平,做强适应双循环的城市发展优势,着力发挥好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地位作用,以商贸业的内外联动提升城市辐射力;着力发挥好华南地区最大综合性交通枢纽功能,以此支撑广州发展的人流、商流、物流的空间流量持续扩大;着力提升广州科技教育文化功能,继续做大做强城市发展氛围的吸引力和创新力。
在双循环联动发展中营造广州发展新优势
广州在牢牢扭住双循环发展机遇、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时,建议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联动发展:
第一,持续做强营商环境创新与市场运行主体创新发展的联动优势。广州是在国内外重要机构营商环境评价中屡获殊荣的重要城市,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2019年12月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报告》把广州列为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居首位的城市;此前在华南美国商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中,广州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投资城市;2020年开局以来,广州又推出多项支持企业投资创办和减负运行的系列举措。当前,持续增强营商环境优化与吸引企业投资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效应,是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广州服务双循环能力的固本强基之举。
第二,大力推进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与进一步做实产业链供应链的联动发展。广州是国内产业体系最丰富的一线城市,全国41个工业行业类别中,广州有35个,服务业体系也相当完备。产业覆盖面较宽使广州经济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与发展的韧性;在今年遇到新冠疫情冲击下,广州上半年三大产业均扭转降幅实现正增长。与此同时,近年来广州在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势头较好。当前进一步实现新技术、高技术产业与原有丰厚的产业基础的相互联动,既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更有利于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为确保双循环中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夯实发展根基。
第三,积极发挥综合性门户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国际商贸中心等功能的联动效应,全面构建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一是要做强广州的国际传播力,扩大线上线下的国际交流对话,发展多渠道的国际会议会展,建立更广泛的城际联通网络,特别是与国际一线城市的交流,进一步增强广州城市国际美誉度的营造;二是以全面拓展商旅文一体化发展为抓手,挖掘广州悠久的岭南文化、开放文化与当代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文化的潜力,以做强广州对海内外“人气”的集聚力,以更旺盛的人气带动双循环经济发展的恒久潜力;三是要紧密结合营商环境的优化,发挥广州南沙自贸试验片区和开发区等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的积极效应,着力加强海内外人才团队和高技术企业投资发展,并加快总结自贸试验片区及开发区先行先试的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有效带动全市和大湾区开放型经济上水平上台阶,持续增强广州高质量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让广州在国家实现双循环经济发展中引领潮头,当好排头兵。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库学术委员)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廖温勃)由于上了年纪,如今已经104岁高龄的著名护理教育专家黄爱廉老人听力下降几近失聪。在得知此事后,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