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从我做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街头人流量较少、献血主力军大学生尚未完全返校的情况下,献血人数减少。而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广州市临床血液需求量大幅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市民一呼百应,纷纷前往献血,周一当天街头采血量增加两三成。
每每看到有人献血都会感到心头一热,殷殷血液献真情。无偿献血,既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临床血液供应与安全,与每一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又是社会大爱的体现。
在广州,总有这样一群人,用无私的爱传播温暖,用默默的奉献点亮世界,他们就是善良有爱的无偿献血志愿者。他们中有的人坚持献血20年,有的是年轻的90后,虽然面孔不同,但是从他们血管里献出的血液都是炽热的,传递着生命的希望。献血不仅让助人变得触手可及,也让助人者因为被需要而倍感充盈。
在广州,每年有四十多万无偿献血志愿者。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17年广州市千人口献血率为25.9,居于全国各大城市的第一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个人的爱与奉献,可以温暖一个家庭;一群人的爱与奉献,可以温暖一座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们用爱和勇气,托起这个城市临床用血的希望,谱写着文明城市的篇章。
有一句话说得好,为别人点燃一盏灯,也会照亮自己的心灵。无偿献血唤起更多人的爱心,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献血见证爱心,公益彰显文明。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公民可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应以无偿献血先进个人为榜样,本着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积极姿态,投入到无偿献血这项社会公益活动中来,捐一份热血,尽一份义务,献一份爱心。
伸出胳膊,挽起袖子,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是大爱的体现。无偿献血理应得到社会的广泛推崇和尊重,使其发扬光大,蔚然成风。让更多人参与到献血行列,要不断完善“好人机制”,让献血者更有“获得感”。比如,逐步建立完善无偿献血者的个人信息档案,并按照献血多少划分等级,等级越高,优先享有的社会权益也越多。以此努力营造献血光荣的社会氛围,鼓励带动更多人志愿投身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只要人人都积极行动起来,用热血筑起爱的长城,那么生命也会因此发光发亮。“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无偿献血的进程中,也会更加凸显。有了千千万万人的不断努力,文明城市之花才能开得更加灿烂、夺目。
(刘琛)
新闻推荐
“硬核”教官带出一支“铁骑队”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巡逻大队教官王德庆入选公安部“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个人”名单
王德庆领着队员朝着专业化、一警多能的方向发展。身穿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铁骑队”标志性的荧光绿马甲,王德庆急匆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