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广州市体育节日前降下帷幕,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州市体育部门首次牵头举办的品牌活动,整个8月体育节轮番上演了51项全民健身活动,相较往届,不光项目增加了82%(上届体育节28项活动),吸引了3万多名市民参加,主办方在组织形式、观赛体验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
广州市体育节创办于2005年,是一项具有传统情怀而又历久弥新的体育赛事。今年体育节共设球类竞技、技巧对抗、智力运动、技能展示、水上活动、康乐文体等6大类活动,扩大了活动在社区、学校、商场举办的比例,并逐步实现从传统比拼到时髦玩法,从注重竞技到强化体验,从场馆里面到市民身边的转变。
比如,“乘风破浪泼水节&地摊文化节”打造了孩子们的“狂欢节”,“广州市百姓民间乒乓球‘我是球王’光板擂台赛”搭建了“草根球王的圆梦舞台”,“体育舞蹈、广场舞展演”移师至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成为了广大舞蹈爱好者的“舞林大会”。
今年35岁、已经连续13年参与的陈先生是体育节活动的“铁粉”,他说:“13年前我就开始报名参加了体育节活动的游泳比赛,还拿过一次冠军。这几年活动增设了水上障碍冲关、划船竞速、泼水亲子嘉年华等娱乐体验性活动,正好利用暑假带着女儿一起来闯闯关、玩玩水。可以说,体育节陪伴我们成长。”
探索群众体育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也是本届体育节的特色,体育节推出“云对战”“云课堂”“云观赛”等17项线上活动,其中包括国际象棋网络赛、少儿象棋网络公开赛、线上足球基础训练课、乒乓球三级教练员职业技能线上培训班等,在无聚集的情况下市民也能享受运动的乐趣。
与此同时,体育“黑科技”的运用也为本届体育节活动创造了多项突破。活动启动仪式便是采用了“云发布”的方式,运用了MR技术(MixedReality混合现实技术)的跆拳道比赛,围棋比赛中引入“智能+人工”的“防作弊”机制等都令人眼前一亮。
在创新项目方面,体育节推出了“小冠军美丽瑶乡亲子户外夏令营”“青少年高尔夫夏令营”两项营地活动,在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冬夏令营实施要求的同时,丰富了体育节活动的内容板块。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广大市民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针对此类需求,体育节也举办了多场体育科学大讲坛、国际紧急救护培训班、户外安全教育公益讲座等,普及运动健康知识。
除了51项活动外,广州市体育节还依托“群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8月共向社会发放了14余万张运动优惠券,吸引40多万市民享受健身优惠。部分体育场馆的人流量甚至达到了3月复工以来的峰值、8月份的满场率超过了疫情以前,对于提振行业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例如名狮羽毛球馆在平台8月举办的“我为全民健身助力”活动中斩获“平台惠民场馆人气”榜首。据该馆总经理张乾康介绍,在政府补贴下,市民在群体通上订场的价格比会员价还便宜,也更方便,进入8月后,优惠券比往常多放一倍的量,球馆人流量达到恢复营业后的峰值,满场率比疫情前更高,尤其周末,从上午9时开馆到晚上11时几乎都是满场的,这对于球馆和羽毛球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双赢的。
羊城晚报记者苏荇
新闻推荐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等三十二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2019年11月20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
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9号)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