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中药师
指导专家
卢兰芳
记者蔡卫杨
通讯员魏星黄月星
暑气渐逝,秋风渐起,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随着气候的变化也会产生相应的不适,燥邪容易从口鼻而入侵犯人体,从而产生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失眠、便秘等病症,中医称之“秋燥”。
“秋燥”宜润肺养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中药师卢兰芳推荐了以下几款中药祛燥茶。
西洋参茶:
清火养阴
西洋参茶主要用于气阴两虚而实火内盛者及肺肾阴虚火旺者。因此,如果患有虚寒病的患者应该注意,尽量不要饮用西洋参茶。另外,西洋参及西洋参制品每日用量5克足矣,切勿乱自服用。
做法:西洋参3克、麦冬1克。将西洋参(切片或切段)、麦冬,加水煮沸后用文火煮约1小时即可。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加麦冬可增强西洋参之滋阴生津润肺功效。
菊花茶:清肝解表
菊花茶可清热解表、清肝明目,适宜在秋天感冒、发热、微恶风热、口干、尿黄、舌质红、苔薄黄时饮用,也可用于高血压初期出现头痛、目赤等症状时饮用。
做法:干菊花、金银花、甘草适量。将干菊花泡茶饮用,也可将菊花与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煎煮时间不能太长。
二子茶:明目通便
二子茶是由决明子、枸杞子泡制而成,有益肝滋肾、明目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干结等症状。
做法:决明子50克、枸杞子15克、冰糖50克。将决明子略炒香后捣碎,与枸杞子、冰糖共放茶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15分钟代茶饮用。
新闻推荐
张先生是一名肾衰竭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近日,张先生的手部皮肤突然变得又厚又硬,手指一活动皮肤就开裂出血,看起来与“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