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纳雍县九龙潭万亩田园综合体。
养蜂成为九龙潭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一项选择。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山海同行决胜今朝
贵州毕节纳雍县玉龙坝镇,从空中俯瞰似一条卧龙盘踞水中,片片梯田依山而建,田中鱼儿游来游去。这里是九龙潭万亩田园综合体,2017年、2018年广州资金重点帮扶项目。
近年来,广州市对玉龙坝镇共计投入帮扶资金达2230余万元,当地依照“农旅结合、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的规划,形成了“山顶药、山腰果、山下园、遍地花”发展新格局。不仅推动了该镇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还覆盖了全镇3000多贫困人口直接享受分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九龙潭社区名誉主任何家裕曾是一名企业家,在贵阳“漂”了六七年,近几年看到家乡迎来发展机遇,便回到家乡做起了致富带头人。“当时我们去山东烟台学习时,受到一个项目启发,在梯田中引进了鱼稻共生项目,用酵素和农家肥种植稻谷,种出来的大米是生态、有机的。田间的稻花鱼主吃田中的微生物,不需要投喂饲料。今年7月份放进去的鱼苗,现在已经长到了半斤以上。”何家裕告诉记者。
山间的中华蜂养殖场,当下正值蜂蜜丰产期,打开蜂箱,里面满满都是晶莹剔透的新鲜蜂蜜。记者注意到,这里还种植了大量桃树,以花养蜂。九龙潭镇镇长吕晋宏告诉记者,一箱蜂年产10斤蜂蜜,以每斤200元的市场价,一箱蜂每年能够产生2000元的收益。以当前场内养殖的2000箱中华蜂计算,仅养蜂年收益就能达到400万元。
既能增加收入,又拉动就业,养蜂逐渐成为九龙潭村民“家门口”的一项“甜蜜事业”。“种果树、养蜂的工作便于50岁~60岁的村民务工,也吸引了许多劳动力逐步回流。”负责该养蜂场项目的贵州梦幻田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忠会介绍,目前养蜂厂解决就业12人,每人月收入在3500元;桃树种植解决就业200人,每人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桃树的管理一年只需要六个月的时间,其余时间工人们还能去其他地方就业。
广州累计投入超千万元带动贫困户就近务工
沿着陡峭的山路蜿蜒而上,便来到了种植着5000亩黄蜀葵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户冯女士早上6点不到就来到基地务工,只见她熟练而迅速地将每一株黄蜀葵上盛开的花摘下放进身后的竹筐。
“黄蜀葵每天都开花,当天必须摘下,不然到了晚上就会枯萎。”冯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贵阳有一份保洁的工作,这周休假回来看小孩也没在家闲着,顺便过来打零工。“两个孩子上初中,还有一个孩子上小学,回到家还有打零工的工作机会,能多赚一点算一点。”她表示,黄蜀葵花6毛一斤,自己一天大概摘170斤,能赚100元。
“扶贫不养懒,我们争取让周边村民都能通过劳动参与进来,获得更大收益。”九龙潭镇镇长吕晋宏告诉记者,黄蜀葵是清明节开始种植,7月份开花,采摘直到9月底。由于项目用工量大,带动周边的农户也更多。一亩地带动的用工大概在3000元,5000亩地能够带动用工不低于1500万元。
一公里外是由广州市对口帮扶投入197.93万元建设的烘干厂房,农户刚采下的新鲜黄蜀葵花就是在这里进行烘干,再打包出售。“从8月20日到9月20日都是黄蜀葵的盛花期,当前的晚熟品种每天产量在15万斤~20万斤。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工作,我们开动了三个厂房的18台设备,每天至少8小时的运转才能保证加工。”
记者了解到,黄蜀葵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去年第一期种植面积1000亩,亩产值达7200元。“今年,我们利用广州对口帮扶的100万元启动资金,将黄蜀葵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00亩。未来,我们还要将这里打造成为全县的中药材小镇。”吕晋宏说。
事实上,从2016年以来,广州市对玉龙坝镇共计投入帮扶资金达2230余万元,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基础设施等方面。不仅推动了该镇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还覆盖了全镇3000多贫困人口直接享受分红。
新闻推荐
白话广州呢排,广州唔系落雨,就系出猛热头,如果唔担遮,基本冇法出街。新闻话,广州接落来将设法俾街坊出行更舒适,其中会喺过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