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云拼接形成的点云模型。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娟通讯员穗规资宣摄影报道)广州的历史建筑有了专属的“3D身份证”!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截至去年底,广州市已完成559处历史建筑的数字化测绘建档。今年将继续为广州的历史建筑测绘新增建档145处。也就是说,广州的每一座历史建筑都将拥有量身打造的“3D身份证”。
据介绍,广州市在开展测绘工作时,积极引入当下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逐步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数字化测绘模式。具体来说,数字化测绘是结合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全景摄影等数字化技术,多方位、多角度地记录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要素和现状保存情况,为城市更新、历史建筑修缮等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同时可将广州市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更立体、直观地呈现给大家。
截至去年底,广州市已完成559处、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的数字化测绘建档。今年将继续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全景摄影等技术手段为广州的历史建筑测绘新增建档145处。
与传统测绘方式相比,数字化测绘建档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完整度高的技术优势。以一座三开间两进的典型祠堂为例,现场数据采集时间约为3个小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快速获取历史建筑的三维点云数据,可精确记录墙体的倾斜、柱子的歪闪、梁架的挠度等保存现状,精度可达毫米级别。通过无人机航拍、倾斜摄影建模和全景影像拍摄的技术,与三维点云数据配合,记录建筑室内、立面、屋面和周边历史环境等全方位的数据。
新闻推荐
截至19日上午,忠佑广场牌坊已后退24米往年的广府庙会都在忠佑广场附近举行(资料图片)这几天,路过广州中山四路城隍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