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
记者张洵
通讯员戚正涛
秋风起,蟹脚痒。金秋时节,恐怕只有蟹的鲜香肥美最能挠得人们心里发痒了。秋冬季,如果不吃上几次蟹,那十有八九要遗憾到下个秋天了。自古以来蟹是非常美味之食物,中国蟹的种类有600种左右,如梭子蟹、大闸蟹、青蟹、花蟹、面包蟹等。
那么,这些常见的螃蟹它们的营养价值究竟有何不同呢?为此,我们邀请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李红梅为我们一一讲解。
梭子蟹:强筋健骨
梭子蟹肉多,脂膏肥满,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蟹内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从其营养价值来看,梭子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胆固醇、维生素D。另外,李红梅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梭子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的功效,对于腰酸背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功效。
推荐食用方法:清汤涮梭子蟹,保留了梭子蟹特有的香甜。另外,秋季不妨试试梭子蟹炒年糕,软糯的年糕搭配鲜甜的蟹肉,更适合秋季滋补身体。
大闸蟹:预防骨质疏松
大闸蟹又叫中华绒螯蟹,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极其鲜美。阳澄湖的中华绒螯蟹,因湖水水质较好,蟹品上佳,以江苏阳澄湖、固城湖、长荡湖所产的最为著名。李红梅表示,大闸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治疗皮肤角化有帮助;对儿童的佝偻病、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能起到补充钙质的作用。
推荐食用方法:最好的做法是清蒸,无须调味,只需一点紫苏或姜片,即可最大程度地保留蟹的本味。掀开蟹壳,饱满肥硕的蟹膏尽数呈现在面前,蟹醋里轻轻一沾,入口便有绵密悠长的鲜香。
青蟹:
滋补身体
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滋补强身之功效。尤其是将要怀孕的雌蟹,体内会产生红色或者黄色的膏,这种在中国南方叫做“膏蟹”,有“海上人参”之称。李红梅表示,从营养分析,青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推荐食用方法:虽说清蒸好,但未免也实在单调。大家不妨试试咸蛋黄炒青蟹。拆好洗净的青蟹,在生粉里打个滚,下油锅煎至变色取出,再与碾碎、爆香的咸蛋黄一同下锅,加水焖两分钟,一道咸香美味的咸蛋黄炒青蟹就出锅了。
面包蟹:降血压血脂
据说面包蟹是全世界最多膏的螃蟹,它的膏丰腴到封满整个蟹盖,虽然蟹味不太浓,却有种独特香味。面包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研究发现,面包蟹还有抗结核、清热解毒功效。此外,面包蟹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高血脂及各种癌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推荐食用方法:因为体型较大,一只面包蟹通常可以做出好几道菜。其中,最让人食指大动的做法当属香辣蟹。预先用醋、料酒、白酒、酱油调好酱汁备用。将面包蟹洗净拆好,取出蟹黄,上锅蒸20分钟;油锅热油,葱姜大料爆香后,加入螃蟹翻炒;翻炒后加入酱汁,焖3分钟,加入辣椒,等待收汁即可。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王彤报道10月13日,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广州市中介促成二手住宅交易市场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