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州 今日越秀 今日荔湾 今日海珠 今日天河 今日白云 今日黄埔 今日花都 今日番禺 今日南沙 今日增城 今日从化
新岭南 > 广东 > 广州 > 今日广州 > 正文

广州最大有机垃圾综合处理项目以冲刺速度达产运行 朗坤环境 垃圾山里找到“金山银山”

来源:南方日报 2020-12-10 06:49   http://www.kcqsx.com/


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取得显著成绩,分类数量和精准度快速提升。受访者供图

一辆辆绿色的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行驶在通往广州市黄埔区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路上,目的地是位于园区内的广州东部生物质综合处理厂(以下简称“生物质厂”)。每天,来自广州中心六区的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城市粪便,以及全市范围内的病害动物及不合格肉制品(动物固废)源源不断地运抵这里后,从臭不可闻的垃圾变成电力、生物柴油、肥料等清洁能源。

生物质厂于2019年7月份开始投入运营,半年内实现日处理产能2000吨,以冲刺速度实现达产。这里一年多时间内共“吃”掉了广州超过68万吨的各类城市分类废物(其中处理居民厨余垃圾超29万吨);将厨余垃圾等四类有机垃圾变废为“宝”,一年可发近亿度电……这里是广州规模最大的有机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生物质厂的正式投产,标志着广州市真正建成全链条垃圾处理系统,后端垃圾处理能力与前端垃圾分类基本匹配。

笔者回访生物质厂发现,运行一年来,不仅前端分得出、后端兜得住,分类数量和精准度也快速提升。生物质厂特许经营企业朗坤环境集团助力广州垃圾分类向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发展。

●本版撰文:郭苏莹

厨余垃圾变“宝”

一年可发近亿度电

一辆接一辆的垃圾车驶入生物质厂,过磅,卸料,成吨垃圾进入这里,经初步检查确定入厂纯度合格后,这些厨余垃圾就会被倾倒进储坑。

经过脱水、破碎、筛渣等工序,藏在厨余垃圾内的杂质被筛出,厨余垃圾本身则已化成浆状物。在被送进发酵系统进行联合厌氧消化后,厨余垃圾可产出沼气,提纯后用于发电。所产的清洁电能除满足生物质厂自用外,其余的输送进电网,供广州市千家万户使用。

垃圾中找“金山银山”,可谓是对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形象概括。在生物质厂的展厅里,陈列着粉状绿色有机肥、生物柴油等,这些就是从没有“入口”的厨余垃圾中来,在后端处理中实现变废为宝,将城市有机垃圾循环处理推向极致。

“餐饮垃圾有着很高的水分、有机物、油脂以及营养元素,回收利用价值很大。”生物质厂一期项目运营方、朗坤环境集团生物质厂副总经理王海涛介绍,餐饮垃圾含水率高,并不适合焚烧处理,若是填埋,除了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外,还要处理渗滤液以及有机物腐烂带来的臭气污染,此外,餐饮垃圾中的“潲水油”回流餐桌还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而采用“预处理+联合厌氧消化+综合利用”朗坤先进处理工艺的生物质厂,可将餐饮垃圾、厨余垃圾、病死禽畜和城市粪污经过预处理后的浆液进行联合厌氧发酵处理,将联合厌氧产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四类有机废弃物经过协同处理,在项目最终被生产为绿色电能、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和绿色有机肥原料等资源化产品。

2019年12月26日,生物质厂在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动物固废、粪污四类有机废弃物的单日总处理量达到2000吨,项目正式全面实现达产。创同类项目全面达产运营的最快纪录。同时,一年多来项目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处理能力,目前,这里已成为广州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后端、有机垃圾处理最重要的“兜底”处理设施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生物质厂的综合资源化效益达到了90%,生物质厂共处理各类城市有机垃圾超过68万吨。

另外,项目日均产沼气8.5万立方米,超过规划设计30%,沼气发电可每天产生电量25万度,年最大发电量近1亿度,真正做到将垃圾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广州市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处理技术“可吃粗粮”

适应居民垃圾分类精度逐步提高

每天晚饭后,住在天河区的周阿姨便熟练地提上两个垃圾袋到楼下的定时点投放。小区撤桶一年来,她家里的垃圾桶从一个变两个,精分出的厨余垃圾破袋投放,成为周阿姨日常的习惯。“一起来为环保作贡献,我觉得挺好的。”周阿姨说。

周阿姨精分出的厨余垃圾,将运到生物质厂,在这里变废为宝。一头连接着前端的分类,一头连接着后端处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要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还要从生活垃圾中淘出资源。

厨余垃圾具有有机物易腐、含水量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广州生活垃圾成分中有机物占比超过50%,当中不少有机物为未分类的餐饮和厨余类垃圾。如何精准地从垃圾山中挖掘出“金山银山”?生物质厂的相关技术人员介绍,由于厨余垃圾杂质多、成分复杂等特性,除杂也是厨余垃圾处理环节的最大难点。

为破解除杂难题,生物质厂采用朗坤环境集团自主研发的LHP超高压分离系统等核心技术,对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这种技术突破了常规技术“只吃精食”的壁垒,对进料的厨余垃圾精准度适应性显著增强,即使有部分袋装生活垃圾混入也可顺利处理。

举例而言,LHP超高压分离设备,通过破袋破碎后,再对厨余垃圾进行超高压干湿分离,得到湿组分(有机质)及干组分(杂质),湿组分用于厌氧发酵,干组分用于焚烧发电。

“厂内采用的厨余垃圾超高压自动分选装置,较业内所用的传统垃圾分类装置来说,不仅更适应垃圾的复杂性,同时有效提高分选精度,垃圾减量率超过80%”该技术人员表示。

这也成为反映厨余垃圾分类情况的“晴雨表”。自从广州去年开始倡导“楼道撤桶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后,大量原本混在其他垃圾中的厨余垃圾,被市民分类出来并破袋投放进餐厨垃圾桶内;广州每天大量餐饮企业产生的餐饮垃圾,也因食品安全需要而分类处理。

根据市城管部门今年7月对生物质厂进行的进场垃圾成分分析,广州厨余垃圾杂质含量约为19%。这意味着广州中心城区六区,居民按要求分类破袋投放的厨余垃圾,精准度达到81%。据统计,广州居民厨余垃圾分类从去年8月份每天约100吨,快速提高到目前每天超过1400吨,餐饮和厨余每天最高1500吨,分类速度远超原计划。

“这说明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以来,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取得显著成绩,分类数量和精准度快速提升。”朗坤环境集团董事长陈建湘表示,生物质厂一方面处理生产线兼具两类性质相近垃圾的互换协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运用提速,现有的设施就已经稳定突破了原设计处理能力,目前餐饮、厨余垃圾垃圾实际处理量长期稳定在日均1200吨以上,最高达到1500吨/天。

他表示,目前广州市每日后端处理的厨余垃圾预计只占到总量的10%多,随着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需要处理的前端分类后的厨余垃圾量会越来越大,广州目前垃圾分类后端的处理设施产能还不够。针对这一情况,生物质厂已预留好扩产空间,只要有需要,可迅速扩大厨余垃圾日处理量到2000吨以上。

“中末端处理需要前端分类"给力",朗坤环境集团作为餐饮垃圾、厨余垃圾末端处理的龙头企业,尽管具备最先进的厨余垃圾分类技术,但仍需广大市民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以便提升垃圾的处理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实行垃圾分类,做好餐厨垃圾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食品安全和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陈建湘说。

高效协同助防疫

国内首创四类垃圾综合生化处理模式

11月2日上午10:30,在厂区内的动物固废卸料入口,身着蓝色防护服的运输人员正将运来的动物固废送入处理区域。经过破碎、间热式高温灭菌脱水工艺,动物固废将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其中,动物油脂通过深加工可生产为生物柴油、绿色增塑剂;肉骨渣通过加工成为绿色有机肥。

据统计,今年以来,生物质厂平均每天处理动物尸骸19吨,是去年日处理量的1.3倍,最多一天处理量达到68吨。针对死禽和野生动物尸骸处理防疫风险高的问题,厂区严格实行封闭管理、运输车辆进出厂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工艺参数优化、二次废弃物排放加密监测、工人穿戴防护服等防控措施。

2019年7月—2020年4月期间,生物质厂作为广州市唯一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处理的稳定运营企业,合计处理动物尸骸约4500吨、粪污约82600吨,用实际行动助力广州市疫情防控工作,为保障千万广州市民的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在此之前国内其他城市针对有机固废的主流处理模式,均是按照有机固废的类别,分别建设处理设施,没有形成协同性综合处理的方式。厂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在占地125.4亩的地方能够每天处理2040吨的有机固废,不仅得益于朗坤环境在厌氧微生物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同时也得益于协同处理的运行模式。

餐饮垃圾、厨余垃圾、粪便污水和动物固废等废弃物集中处理,是否会产生气味,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此,生物质厂相关负责人表示,厂区建设了整套臭气处理系统和污废水处理系统。厂区的废气经负压收集后,采用“多级喷淋分解和吸附除臭系统”处理后,再经25米高的排气筒进行排放。生产全过程严格进行臭气治理和废水治理,保证达标排放,既不会污染周边环境,也不会危害居民健康。

而车间和设备冲洗产生的低浓度废水以及沼渣脱水产生的沼渣高浓度污水,则采用清污分流方式,分别收集后再分别送至固体资源再生中心(园区)内污水处理厂的低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和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厂区内设有环境监测系统和高标准的实验室,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渣以及资源化产品等进行严格检测,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和产品的可靠性。

正是有赖于日常的严格规范管理,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较高时期,生物质厂成为广州市环境卫生后勤保障的重要单位之一,全天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广州全市各监管部门、肉菜市场、医院、餐饮单位产生的畜禽和野生动物尸骸。

■数读

◎全国最大的有机废弃物处理项目:

签约处理规模为2040吨/日

◎国内首个满产运营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

于2019年7月31日正式投产试运营,2019年12月正式实现达产运营

◎处理能力:

运营至今处理各类有机废弃物合计约68万吨

◎厨余垃圾分类精准度:

厨余垃圾原料中杂物含量19.2%,生物质厂分选出杂率20%,精确度超过95%

■对话

朗坤环境集团董事长陈建湘:

科学处理有机垃圾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南方日报:目前朗坤在广州业务板块布局如何?应用的创新技术手段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有哪些优势?

陈建湘:朗坤深耕中国有机废弃物处理、垃圾分类后端处理领域已20余年,在生态环境园领域,朗坤目前已签约30余个特许经营权项目。

其中,朗坤在广州市黄埔区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广州东部生物质综合处理厂,业务范围覆盖广州市中心六区,是目前国内设计规模最大、实际产能最大的餐饮、厨余垃圾分类处理项目,其同时还能协同处理全广州市的粪污和动物固废。

生物质厂采用朗坤自主研发的LHP超高压分离技术、LCJ超级厌氧微生物技术等国际、国内领先的技术。LHP超高压分离技术对厨余垃圾进行高压压榨分选,最大分选能力90%;采用超高压压榨分选技术对厨余垃圾进行干湿分类,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进行分离,得到湿组分(有机质)及干组分(杂质),湿组分用于厌氧发酵,干组分用于焚烧发电。

LCJ超级厌氧微生物技术,通过对厌氧微生物进行纯化和基因重组工作,成功创造了全新的LCJ超级厌氧微生物,该技术针对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的时间可大大缩短,有机垃圾处理量提高30%,沼气产气量提高25%。该技术突破了国际、国内厌氧发酵技术发酵效率低、发酵时间长的技术制约,在有效提升资源化利用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园区占地面积。

南方日报:厨余垃圾处理有哪些难点?如何精准地从垃圾山中挖掘出“金山银山”?

陈建湘:生物质厂采用国际、国内领先的LHP超高压分离技术对厨余垃圾进行有效干湿分离。这种技术突破了常规技术“只吃精食”的壁垒,对进料的厨余垃圾精准度适应性显著增强,即使有部分袋装生活垃圾混入也可顺利处理。厨余垃圾,一挤了之。

生物质厂签约的餐饮垃圾、厨余垃圾日均处理量为1000吨。一方面朗坤的处理生产线兼具两类性质相近垃圾的互换协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工艺技术改进提升,现有的设施就已经稳定突破了原设计能力,目前餐饮厨余垃圾实际处理量长期稳定在日均1200吨以上,最高达到1500吨/天。

南方日报:从后端来看,广州居民厨余垃圾分类有什么新变化?对此,朗坤如何应对?

陈建湘:据统计,广州居民厨余垃圾分类从去年8月份每天约100吨,快速提高到目前每天超过1400吨,餐厨和厨余每天最高1500吨,分类速度超过原计划。这说明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以来,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取得显著成绩,分类数量和精准度快速提升。

目前广州市每日后端处理的厨余垃圾预计只占到总量的10%多,随着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需要处理的前端分类后的厨余垃圾量会越来越大,广州目前垃圾分类后端的处理设施产能远远不够。针对这一情况,生物质厂已预留好扩产空间,只要有需要,可迅速扩大餐厨垃圾日处理量到2000吨以上。

南方日报:城市垃圾处理是困扰我国很多城市的难题。自投产以来至今,广州东部生物质综合处理厂的综合资源化效益如何?下一步有何计划?

陈建湘:目前,生物质厂日产沼气8.5万立方米,年发电量近1亿度;另外还有蒸汽、有机肥原料和生物柴油等资源化产品。生物质厂通过前端垃圾分选制浆+厌氧微生物高效生化处理方式,将分类出来的各类湿垃圾预处理成为垃圾浆料,发酵后产生沼气。同步利用沼气进行发电、供热;从餐厨“潲水油”、“地沟油”中提炼油脂,可做工业化工原料并精炼为生物柴油;厌氧发酵后的沼渣可销售给肥料厂生产绿色有机肥,真正实现了垃圾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

厨余垃圾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对于推动垃圾分类、保障后端将形成示范和产业引领作用。广州有良好的垃圾分类基础,期待广州的垃圾分类成为国内的示范。在中国,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经很成熟,而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是新兴技术,我们也经历了困难摸索阶段,并最终取得成果。我们力求持续提升项目的运营水平,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扩展项目产能,为城市有机垃圾的系统性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广州已建成468公里碧道 到2035年广州将建成碧道2000公里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娟)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水务局获悉,截至目前广州已经完成468公里的碧道建设。流溪河、阅江路、临...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广州最大有机垃圾综合处理项目以冲刺速度达产运行 朗坤环境 垃圾山里找到“金山银山”)


 
频道推荐
  • 期期自选不守号广州大伯中797万元
  • 自救+互助“防非”,养猪人谋求共生
  • 广州仔毕聪用琴声征服卡内基
  • 光伏产品价格大降九成背后:企业借规模扩大全球抢单
  • 潮流兴起“荒野原生美”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