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部署要求,由市纪委监委牵头,会同14个市直部门在全市推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记者了解到,全市今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82起,处理202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3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6.8%。
一、深入治理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
市纪委监委制定下发《惠州市开展整治违规收送礼金礼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一经发现一律先免职后处理”。全市今年共查处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76件,处理7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7人,公开通报曝光陈冠芝、郑松荣等3起违规收受“红包”礼金典型问题。
市财政局针对“小金库”问题,在全市成立25个检查组,摸排102个问题线索单位,重点抽查93个单位。市卫生健康局落实临床科室与住院病人之间签订《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以及对出院病人回访制度,畅通投诉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断“红包”“回扣”来源,市中心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等单位拒收“红包”184次共11.16万元。
二、深入治理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
市民政局组织全市1271个村(社区)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自查自纠工作,全市共发现46个村(社区)存在套用村集体资金发放津补贴的问题,涉及金额129.2万元,已责令退还。
市各级纪委监委加大问题线索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215件,处理21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1人;各县(区)纪委监委清查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金额838.7万元,已清退金额741.2万元。
三、深入治理“三公”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问题
市财政局组织市级246个财政预算单位开展“三公”经费使用管理自查自纠,发现违规问题金额296.7万元,各相关单位已按规定完成整改。市审计局将“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内容,发现存在公务接待无公函或接待清单、违规列支公务支出、公务卡结算内控不严、公车和加油卡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单位44个,涉及金额911.11万元,各相关单位已按要求完成整改。市委外办牵头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全市因公出国团组104批303人次的资料逐一进行查验,责令不符合外事管理规定的团组14批84人次作出调整或取消出访。
四、深入治理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
市纪委监委印发《惠州市纪委监委整治部分高档酒特殊定制版再升温助长不正之风的工作措施》,摸查惠州市国有和私营酒类企业生产、经营特殊定制版高档酒情况。对惠州出产的金钱龟、金线莲、石斛、野生灵芝等10种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名录自下而上排查梳理、登记造册,并要求主要领导签字背书。
惠州日报记者周觅 通讯员惠纪宣
新闻推荐
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欣: 坚持优化增量与提升存量并重 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市工信局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将坚持用全会精神指导工作,着眼工作大局,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