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一区主任戴哲凡(右)和妇科副主任刘惠芬。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也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母亲强、儿童强,则中国强。
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有这样一支团队,她们像绽放在粤东大地的铿锵玫瑰。正是有了她们,一次次奇迹在这里发生,多少命悬一线的患者奇迹生还;一次次希望在这里绽放,多少家庭迎来新生命的诞生;一项项空白在这里被填补,多少妇婴健康领域的梦想正逐步实现。
这就是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团队。
从1995年独立分科至今,经过多年的发展,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队伍不断壮大,现包括妇科(一区、二区)、产科(一区、二区)、门诊妇产科、生殖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其中,妇科是惠州市重点专科、广东省重点扶持专科,产科一区是惠州市重点专科。共有医务人员196人。医生69人,其中主任医师13人,副主任医师13人,主治医师25人.医师18人。硕士学历25人。实验室临床技师16人,其中副主任技师5人,主管技师4人,技师7人,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6人。护士共111人,其中主任护理师1人,副主任护理师14人,主管护理师21人。
就是这支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正成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她们,让一朵朵“生命之花”在这里灿烂绽放。
填补妇科领域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空白
近期,医院妇科一区副主任邱华娟在专科门诊接诊了一位双眼红肿、情绪低落的患者,经过耐心的问诊和查体,才得知:47岁的患者李阿姨(化名)不久前参加“两癌筛查”发现子宫增大、有肌瘤。邱华娟及时给李阿姨安排了住院。在完善术前检查后,邱华娟带领团队为她施行了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术后第一天,李阿姨就能下床行走,最让她开心的是,术后腹部切口仅1厘米,如同一个指甲盖大小,不影响美观,恢复也快,5天后李阿姨就康复出院了。
邱华娟表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最近几年新兴的手术方式,对主刀医生的经验和技巧要求较高。术中手术器械及设备经脐这一自然体腔进入腹腔,利用脐部皱壁遮挡手术切口,从而达到无瘢痕手术的目的,具有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同时又可减轻术后疼痛,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开创了医院乃至惠州“1厘米”妇科手术之先河。
近年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科迈向“高精尖优”的步履更加铿锵。
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不孕不育、宫颈疾患、更年期疾病……业务拓展如雨后春笋;
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切除……高难技术推广如后浪推前浪;
在惠州率先开展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清扫+大网膜切除术,填补了惠州妇科领域一项项技术空白;
承担广东省及惠州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大型学术会议,带动了惠州妇科疾病诊治水平的全面提升。
在学科带头人、医院院长纪燕琴教授(省医院健康促进专委会副主委、惠州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妇科规模日趋扩大,2014年分为妇科一区和妇科二区,两个区共开放床位102张,设有普通妇科、妇科肿瘤、计划生育、妇科内分泌4个亚专科。纪燕琴和各科室副主任均在省级学术团体担任相关职务,极大地扩大了科室在省内的影响力。
正是这个近乎清一色的女性团队,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精神,将妇科打造成广东省重点扶持专科,用真诚和大爱衬托出半边天耀眼的光彩。
在这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是每一位医务人员恪守的服务信念。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科室实行了“包干”床边工作制,为患者提供包括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康复和健康指导在内的全面、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并结合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亮点”活动,针对实际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妇科护理组集思广益,制定了术前温馨提示卡,方便帮助患者及家属理解、记忆术前注意事项,起到了一个提醒和督促的作用,避免了因为护患沟通和理解的误差而导致的手术延迟,从而更好地保证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刮起头脑风暴,以自动参与为原则,妇科护理组于2013年建立了以加强护理管理,提升护理质量为主题的护理品管“闺密圈”,探索和交流护理模式的改革与体会。
2018年,医院妇科门诊量达10万余人次;住院手术量达4061例;多次圆满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100%,受到业界广泛好评。
近年来,妇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妇科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省“巾帼文明岗”、“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惠州市三八红旗集体”殊荣。惠州妇科界的领头人纪燕琴先后获评“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惠州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惠州市五有优秀共产党员”“惠州市名医”“惠州好人”等荣誉称号。
开展新技术治疗产后出血,大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这句看似调侃的话语,却道出了妇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忙碌与艰辛。
1995年医院妇产科与妇科分科,产科独立设科,是惠州地区妇产科最早分科的综合医院。
2007年产科再次分科,分为:由产科一区、产科二区、普通产科门诊、围产期保健咨询、高危妊娠门诊、遗传咨询门诊、产前诊断中心等组成。该科主要以高危妊娠患者为主,是市重点专科。其中,产科一区主要收治高危重症孕产妇,产科二区主要收治普通孕产妇。
大家都知道,产科疾病又具有病情急、变化快、风险大等特点。“工作中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有的风险是预知的,更多的则无法预测,孕妇胎盘早剥、胎儿胎心不稳、产妇大出血随时都会出现,我们需要时刻做好准备,迎接一次次挑战。”该院产科一区主任戴哲凡表示。
1997年,医院成立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承担惠州市及周边地区(东莞、河源、汕尾等)重症孕产妇的救治,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早产、过期妊娠、多胎妊娠、巨大胎儿、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早产、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甲亢、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合并肾炎、妊娠合并阑尾炎、妊娠合并肠梗阻等、分娩期并发症患者(包括胎盘植入、产后出血、脐带异常等),覆盖范围广,服务人数多。救治病种多,抢救成功率高,水平远超本地区其他医院产科。
据了解,产科危重症患常常合并内外科疾病。为此,2007年医院成立由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急诊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区域危重孕产妇急救专家组,明确职责和任务分工,指导参与辖区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近10年来,该科开展“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压迫缝合术”“介入性治疗胎盘植入”“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性子宫切除术”等新技术治疗产后出血,大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开展“妊娠期紧急宫颈环扎术”等新技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采取了“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低分子肝素改善易栓症减低流产率”等新治疗方式,效果显著。
二胎政策开放后,高危妊娠孕妇数量急剧升高,保障母婴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据统计,2016年该科收治人数1898人,高危率70%,2017年收治人数1974人,高危率92.2%,2018年收治人数1843人次,高危率71%。
惠州地区最早开展家庭化产科分娩科室
在医院产科另一个病区,看似风平浪静、岁月静好,这是一个平凡却充满母爱的科室,这里没有豪言壮举,却有白衣天使日复一日在岗位上的坚守。
成立于2006年的医院产科二区,主要收治普通孕产妇,是惠州地区最早一家开展家庭化产科分娩的科室。这是一个集预防、围产保健、母婴宣教、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室。科室拥有胎儿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新生儿暖箱、复苏台、输液泵、产后康复盆底治疗仪等一流的母、儿监护设备和抢救备。
值得一提的是,该病区现有医务人员42人,均为女性职工。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情和细腻,任劳任怨地服务在临床第一线,用勤劳的双手,托起病人满意的笑脸。
新生命在这里诞生,“爱婴医院”从这里做起。“用心服务、用爱经营,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全心全意”,就是产科全体医生护士的服务格言。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这里,她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身两命的孕产妇,不仅要化解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有时还要解决女性特有的疾病,每一项治疗和护理都是对她们技术和服务的考验。为了减低孕妇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心理,注重孕妇的心理辅导,从开科以来产科二区坚持每周二上午免费开展孕妇学校培训,由医务人员告知分娩的注意事项,让孕妇提前了解分娩的过程,掌握克服疼痛的方法,特别是在孕妇临产时,有经验的助产士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的支持,使产妇感到安全、舒适,有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从而顺利分娩。为了避免产妇对新环境的恐惧,降低对医务人员陌生感,提倡一条从产前、产中到产后完整的优质服务链,加大力度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让每一位孕产妇住的舒适。
目前,科室在优生、优育、产科疑难病症、各种妊娠合并症方面已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导乐分娩、宫颈球囊引产、宫颈环扎、产后康复治疗、胎教培训、新生儿智护训练等专业项目得到普及。
为了降低剖宫产率,产科二区率先开展了导乐分娩、宫颈球囊引产、镇痛分娩等技术。宫颈球囊引产是在宫颈条件不佳时,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简单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同时没有其它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潜在副作用。对宫颈条件不佳的患者实施引产、促宫颈成熟提供帮助,有效避免了重复用药的潜在副作用、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
产科二区科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引进,致力于提高科研水平,扩大学科影响力。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推进全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积极参与产科学术界的各种活动,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30余篇。主研惠州市科研项目多项。同时负责广东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临床医学的临床医学实习带教工作。2006年建科以来,该集体于2012年及2015年荣获优秀护理集体,连续几年荣获病历书写质量评比优秀团队。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通讯员张娜妹 曾宁
新闻推荐
互联网保险在近年来较快发展的同时,相关投诉量也快速增长。2018年,涉及互联网保险的投诉超过1万起,同比增加121%。近日,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