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供图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及环境因素、疾病年轻化等影响,产科高龄孕产妇、瘢痕子宫、凶险性前置胎盘、双胎妊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各种内外科疾病、妊娠合并先天性疾病等给产科医务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为了提升辖区危急重症孕产妇临床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在2018年引进重症医学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周玲负责重症医学科全面工作,至此,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危急重症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成功率100%。
上医治未病,救治关口前移
“高危孕妇在妊娠期给予充分准确评估,健康宣教,密切随访,适时干预,可以避免大部分高危孕妇发展到危重状态,改善母婴结局,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医疗费用,更有利于孕产妇身心健康恢复。”现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妇女儿童医院(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ICU主任周玲向记者说道,重症孕产妇早期预警和早期识别,抓住最佳救治时机,精准治疗,为孕产妇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充分保障。
产科ICU扮演什么角色呢?周玲告诉记者,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集中收治危重症病人场所,在人力、设备和技术上为重症病人提供医疗护理、监护和器官生命支持的场所,是维持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已成为现代化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更多是以综合ICU为主,收治病种复杂,受探视制度约束,神志清醒孕产妇往往得不到来自亲友的陪伴关怀,不利于疾病及身心健康的恢复,而我院产科ICU,专科性更强,产科医生与重症医学科医生共同管理病人,不仅起到了重症监护的作用,同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中医强调“治未病”,西医同样适应。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渐,防病大于治病。众所周知,扁鹊是古代名医,但是扁鹊却说兄弟三人中大哥医术最好,因为大哥治病是在病人病情尚未发作前就施法将病根予以铲除,是治未病。但一般人不知道其大哥能事先祛除疾病,所以名声无法外传。周玲以古籍《鹖冠子·世贤》中关于扁鹊三兄弟医术的小故事,将“治未病”理念作了非常形象的阐述。“高龄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风险增高,死亡率相对较高,重症医学科的提前介入,对孕产妇适时干预,在进入到ICU阶段之前便进行防治。”据悉,重症医学科成立一年来,关口不断向“产前”转移,门诊会诊,下乡进行高危重症孕妇急救工作指导,大大降低了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比例,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孕产妇及其家属的信赖。
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
打造生命防线
事物都是相对的,有些危重情况是无法早期预见的,比如不定期产检甚至不产检的高危孕妇,胎盘早剥,严重胎儿窘迫,突发羊水栓塞等,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医护人员迅速反应能力,危重症救治能力至关重要。
今年7月,一名已怀孕9个多月的AB型Rh阴性血(熊猫血)二胎妈妈,虽然孕期做足准备预防贫血,因突发阴道大出血,紧急送来医院,当班医生第一时间判断为胎盘早剥,医院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麻醉科、手术室、新生儿科及助产士的医护人员在最快时间集结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从入院到胎儿娩出,仅用了12分钟,术中证实医生诊断,胎盘剥离面达2/3,同时伴有子宫胎盘卒中,出血累计已达1000ml,随时可能出现DIC引发大出血不止,因事发突然,产妇又是“熊猫血”,当时惠州中心血站无同型库存血。为避免产妇继续出血危及生命,台上手术医生运用止血措施积极止血以减少出血。
面对棘手的病情,周玲沉着冷静与麻醉医师一起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积极维护患者呼吸循环稳定。输液扩容、补充纤维蛋白原、寻找“血源”……所有抢救治疗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争分夺秒中,希望被逐渐点燃,患者出血减少,血压回升,并在惠州市中心血站协助下顺利输上了珍贵的熊猫血,母子最终化险为夷。经过产科、麻醉手术室、新生儿科、ICU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一条鲜活的生命在“鬼门关”被医务工作者“拉”了回来。类似产科抢救这类胎盘早剥,DIC,子宫破裂,严重胎儿窘迫案例不胜枚举,重症医学科驻入为产科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更加安心放心地开展产科疑难危重症工作。
多学科会诊
为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重症产科工作开展期间,产科疑难危重症门诊多学科会诊和住院病人多学科会诊机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重症医学科、产科、妇科、儿科、麻醉科、影像科、输血科等科室高职称医生组成多学科会诊团队,根据病情邀请相关科室对产科疑难危重症患者进行会诊讨论,提升疾病诊治水平,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诊疗服务和制定出最佳诊治方案。
“孩子保住了,子宫也保住了,真的不知道怎么表达这种感激的心情。”产妇陶女士便是多学科会诊的受益者。陶女士是一名二胎妈妈,十年前在生产第一胎时就因为胎儿窘迫做了剖宫产。这次怀孕,被检查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有胎盘植入。周玲介绍,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意味着发生致命性大出血风险高。为此,科室组织多学科会诊。麻醉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超声影像科以及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共同进行术前讨论,为陶女士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应急预案,手术过程非常顺利,陶女士化险为夷,母子平安。
周玲表示,重症产科一直是产科界的重大课题,多学科联合诊治可以针对某一疑难危重疾病,通过疾病涉及的不同科室的专家共同讨论,为患者量身打造个体化治疗方案,满足患者需求。“类似陶女士这样涉及复杂高危病例,以前需要转诊到省级医院救治,如今在本院也可得到成功有效的治疗,这表明产科危重症救治水平已经迈向了一个新高度。”周玲认为,该院危急重症救治技术,使得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极大降低重症患者转诊途中风险,为保障母婴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纳贤才育英才
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过硬的技术水平,默契的团队合作,都离不开人才的建设。人才是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市第二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也将人才建设作为强科的重要举措,纳贤才、育英才,为学科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不仅有舒适的就医环境,温馨的产后病房,还有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为孕产妇保驾护航。
一方面,科室不断引进重症医学专家,提升救治服务能力。周玲副主任医师便是其中之一,她从事内科及重症医学科临床及教学工作十余年,曾在浙江大学附属一院重症医学科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三院重症医学科及高危产科进修学习,擅长各种急危重症和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诊治。周玲担任ICU主任一年多来,在她的带领下,产科对孕产妇合并内科疾病和并发症的诊疗水平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科室选派优秀骨干成员到省内外的孕产妇急危重症中心进修学习,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重症产科的急救能力,确保区域内孕产妇的安全。产科主任蔡敏带头到省内、国内各大医院学习重症产科管理,产科专家和骨干人员都轮流到国内孕产妇救治中心学习重症产科诊治技术。同时,科室不断加强专科理论培训和专科技术操作训练,落实带教制度,在日常工作、培训、演练以提升多学科联合救治危重孕产妇的技术水平。
作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惠州分中心,一直以来,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对标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着重加强重症孕产妇诊治能力建设,优化服务模式和流程,不断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为保障母婴健康不懈努力。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专业的人才、精湛的医术、贴心的人文关怀……产科ICU得到了老百姓的信赖。九万里风鹏正举,周玲表示,未来重症产科将应用互联网+的模式,运用远程会诊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重症产科管理,提升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致力于辖区产科急救能力的共同提高,为保障惠州妇女儿童健康不断努力。
惠州日报记者黄婷
新闻推荐
遇爆胎咋办?控制好行驶方向,点刹市公安交警部门支招避免车辆爆胎及爆胎后正确处置方法
汽车在行驶中突然爆胎危害大,在高速路上行驶时爆胎危害性更加大,因为在高速路上车速较快,一旦发生爆胎,车辆极容易发生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