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惠州 今日惠城 今日惠阳 今日博罗 今日龙门 今日惠东
新岭南 > 广东 > 惠州 > 今日惠州 > 正文

惠州在全省率先实施“惠民空间”计划,探索基层社区治理新模式 落笔老旧小区“微改造”做好社区治理“大文章”

来源:惠州日报 2019-12-31 09:26   http://www.kcqsx.com/


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麦迪新村,是惠城区桥西街道有名的老旧小区,有2300多户7800多名居民。小区设施陈旧、配套不齐,可谓“先天不足”;外来人口多、环境脏乱差,管理上又“后天缺失”,小区居民颇有微词。2个多月前,因为缺少活动场地,年轻人下班就“宅”在家里、老人小孩屋外转悠转悠即上楼,小区冷冷清清,缺少温情。

怎样寻找治理突破口?如何改变传统的政府包揽式管理?怎样真正调动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力量,推动实现基层社区治理大变化?面对这些社区治理难题,今年9月,惠州在全省率先实施“惠民空间”计划,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为思路,共建“惠民空间”服务平台,采用“三社联动”、居民自治共管等方式,破解长期制约老旧小区治理的难题,探索出具有惠州特色的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径。

如今,麦迪新村发生蝶变:小区环境美了,居民心气顺了,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团结友爱其乐融融,共建共治共享氛围日益浓厚。

放开政府“手” 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小区有了“惠民空间”

老旧小区在惠州市住宅小区中占有较大比例,以中心城区惠城区为例,老旧小区多达389个。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桥西街道有168个。

长期以来,老旧小区由于设施陈旧、配套不齐、服务管理落后等诸多问题,一直是基层社区治理的难点。破解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在哪里?市民政部门一直在探索突破。

经过走访老旧小区调研发现:老旧小区缺少居民自治共管的治理平台,居民对改善小区公共空间环境呼声很高。“能否在老旧小区打造一个兼具公益性、主题性、文化性、群众性的惠民活动空间,给小区居民提供开展各类活动的场所、实现长效自治的服务平台?”市民政部门想出了一个新招,希望以老旧小区“微改造”为切入点,“对症下药”推动社区治理大变化。

惠民空间谁来建?还是政府大包大揽吗?市民政局局长刘巧慧坦言,过去传统做法是政府负责,采取政府单一管理模式,怎么建由政府说了算,未能让社会力量和居民参与进来。“必须转变传统的政府包揽式管理,纳入全新治理理念,让多元主体真正参与进来,共同建设惠民空间。”刘巧慧说。

如何放开政府的“手”,充分激活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活力?惠州市坚持政府主导推进,整合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等主体优势,明确各方建设职责,充分调动各类治理主体的积极性,摸索出“惠民空间”老旧小区“微改造”运作模式。

政府主导,即由市民政局牵头成立惠州市社区“惠民空间”计划工作小组,协调市直有关部门、街道、居委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落实责任分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社会协同,是指公益性社会组织资助和承担具体项目改造工作,福彩体彩公益金配套小区相关文体、福利设施,社工机构参与前期调研、文化挖掘和后续“三社联动”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

公众参与,就是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和民主协商决策,在小区改造项目申报、方案设计以及后续服务和治理等环节,充分尊重居民意见和基层首创精神。

正是基于这一共建模式,今年国庆节前夕,麦迪新村作为全市首个实施“惠民空间”计划的老旧小区喜获大礼。仅两个多月,由社会公益组织投入100多万元“微改造”建成的3500平方米“惠民空间”正式启用。政府“不花一分钱”,荒地变成小公园。“以前小区真的像"村",现在终于"进了城",漂亮多了。”在麦迪新村居住了12年的市民王海蓉如此感叹。

赋予群众“权”

居民由“看客”变“主人”,说怎么建就怎么建

走进麦迪新村“惠民空间”,健身舞广场、休闲文体设施、各类球场、儿童乐园一应俱全。“以前都是政府说怎么建,现在轮到我们居民说怎么建就怎么建。”居民古秀云说。

如何在共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体现“由民做主”?“改哪里,群众说了算;怎么改,群众拿主意。”桥西街道麦地社区居委会主任房伟莉告诉记者,共建过程中充分赋予小区居民知情权、监督权和话语权,居民全程参与项目建设,项目怎么建、建什么由居民“点菜”,实行“菜单式”服务模式。

为了把项目建设工作与居民各项需求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社区结合工作实际,创新了一套工作机制。社区组织小区居民、党代表和社工成立了居民共建小组,开门纳谏征集“金点子”,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社区多次组织人员入户,多方听取居民意见,接连召开了三场征求意见会,问需问计于民。居民共建小组邀请市直部门、承建方到现场与居民共议建设方案,最终确定了安全保障、功能提升、环境整治等3大类40个小项的清单,集中解决了居民“最急”“最需”“最盼”的问题。项目建设完毕后,由工作小组、第三方评审机构进行评估验收,交付社区使用。

自主权大大提升,激发了居民参与共建的热情,不少有施工经验的居民还轮岗当起了施工“监理”。黄时光就是一个例子,曾从事过建筑施工工作的他,对项目施工流程了如指掌。为了保证项目质量,他和多名小区居民轮岗当“监理”,以“绣花”功夫建设自家小区。

小区居民从当初“漠不关心”到“事事操心”,实现了“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桥西街道党工委书记余道方颇有感触地说:“"惠民空间"项目真正体现了"由民做主"的理念,小区居民从"看客"变成了"主人"。”

引导多元“治”

常态化开展“三社联动”,探索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模式

麦迪新村“惠民空间”以老旧小区“微改造”,解决了居民群众缺少活动场所的“瓶颈”问题。怎样借助该服务平台长期惠及群众,为全市基层社区治理探索出可学习、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民政部门和社区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党建引领下常态化开展“三社联动”服务,探索完善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小区居民长效自治。

为了让参与社区治理的居民逐渐拥有角色感和责任感,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引入社工组织,通过制定管理公约、成立议事小组、组建社会组织等,引导小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由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小区居民骨干制定了“惠民空间”管理公约,组建文明倡导志愿队、青少年志愿队、社区阅读会等,推动社区治理常态化;社区组织居民成立“乐心策划”社区议事小组,由居民入户听诉、民情恳谈、专题议事,形成协商议事机制;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帮助居民组建舞蹈队、乒乓球队、红歌队等,持续开展小区文体活动。

麦迪新村自从有了“惠民空间”,每逢周末小区内不是唱红歌、跳老年舞,就是三五结伴打球、下棋,就连周边小区居民都来凑热闹。“女人来跳舞,老人下象棋。好景说不清,一看都分明……”居民廖珍赋诗点赞,称“惠民空间”成为“幸福空间”。

麦迪新村的成功探索,让民政部门有了信心和动力。市民政局计划在全市复制推广“惠民空间”做法,根据社区和群众意愿,每年改造一批老旧社区。争取到2022年底,高质量完成全市符合条件、有需要的老旧社区“微改造”。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惠州“惠民空间”做法赢得了居民群众的支持和欢迎,促进了小区和谐幸福。同时,探索出了一条以老旧小区“微改造”为切入点、“三社联动”引导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子。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谢菁菁 周觅

新闻推荐

纸上逐梦十年功 一支钢笔画惠州市民曾平痴迷钢笔画近十年 用黑白线条绘出惠州风情古韵

罗浮山、南昆山、丰渚园、丰湖书院、荔浦风清……这些美丽的惠州风光流淌在市民曾平的笔尖,构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钢笔画...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惠州在全省率先实施“惠民空间”计划,探索基层社区治理新模式 落笔老旧小区“微改造”做好社区治理“大文章”)


 
频道推荐
  • 狂风暴雨一歇脚他们马上来清场
  • 深圳偷手机惠阳被擒获
  • 派出所有群“临时奶爸” 背后故事
  • 小牛犊掉进坑忙坏了一群人
  • 惠南科技园雄心越来越大 打造全链条孵化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园区第二个国家级孵化器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