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建在哪?进来看一看!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精建精美提升现代化城市品质。
《惠州市江南大道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日前发布。根据该规划,江南大道沿线将建成集城市滨江长廊、现代服务业建设样板、山江综合发展区、活力宜居宜游功能于一体的魅力滨江生态城区,成为惠州提升现代化城市品质的强力支撑。
空间结构? 一心一廊、两轴三片区
“江南大道沿线地区将以滨水文化商业核心为触媒,改造滨江沿线景观,结合空间廊道,将景观、活动、文化有机融合,吸引多样化城市型功能聚集。”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称,该区域将实现由“边缘地区”向“生态新城”的跨越发展。
据了解,该区域规划范围为东至规划落岭路,南临梅湖森林公园,西至惠城区与博罗县交界处,北至东江南岸,规划总用地面积为780.88公顷,控制总人口规模约为2.7万人。未来,该区域将打造“一心一廊、两轴三片区”的空间结构。“一心”是指依托东江岸线、梅湖湿地公园等滨水资源构建综合服务中心,“一廊”是指依托东江及其沿岸生态资源打造滨水生态文化景观廊道,“两轴”是指依托江南大道、梅湖大道构建的城市空间发展轴、交通活力轴,“三片区”是指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区,分别为生态休闲片区、滨江活力片区、产业发展片区。
交通路网?
规划第四第五第六东江大桥及5条城市主干道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江南大道、小金河大道、惠新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实现市中心区15分钟上高速。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江南大道沿线片区来说,构建内联外通的完善道路网格最为关键,如此才能有效助推片区融入主城区发展进程,并不断优化提升片区内部的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该区域规划了第四、第五、第六东江大桥,以及5条城市主干道,以实现内联外通。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为江南大道、梅湖大道、第四东江大桥、第五东江大桥。规划区内道路系统结构由高速公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高速公路为惠河高速,5条城市主干道分别为双向8车道的梅湖大道、双向6/8车道的江南大道及均为双向6车道的长坳路、紫金一路、沿江西路,次干路主要有顺兴路、田梅路、枕江路、学田山路、沙闸路、大板路等。
未来,江南大道与京九铁路采用下穿分离式立体交叉;江南大道与第四东江大桥、第五东江大桥及第六东江大桥采用不完全互通立体交叉。此外,该片区将构建便捷的自行车慢行系统,利用主干道两侧绿带设置自行车专用车道,同时沿公园、河渠两侧设置连续的绿道。
“该区域将通过活力引导与立体交通的建设,串联周边办公、文化、产业服务空间,形成活力持久的混合性公共空间,带动单元空间发展。”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配套设施?
规划4所中小学校1家综合医院2个综合体育活动中心
江南大道沿线区域坐拥优良的滨江资源,根据规划,该区域将以公园、林荫道、景观通廊为媒介,打通联系山水的呼吸廊道,促进山景与江景相互渗透与交融,形成蓝绿交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公共空间网络。
“区域内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约115.1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4.86%,绿地系统以周边山体为生态背景面,道路绿带及水系绿地为轴线,串联内部点状街头绿地和社区级公园绿地,构建环状绿地网络系统。”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域整体城市形态将以江南大道沿线为主要景观展示面,由山体向滨江呈阶梯式下降的变化,同时结合山体、开敞空间及公共中心节点,将景观、活动、文化有机融为一体,构筑“滨江界面+特色主题”的空间秩序,形成富有韵律的景观风貌区及临江天际线。
在建筑物的风格上,规划明确建议地标建筑在形态、材质上新颖独特,鼓励大胆变化,成为规划区的视觉焦点。而滨江居住建筑则明确体量不宜过大,不得建设低层住宅,建筑布局应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统一,建筑色彩应清新淡雅。
在教育、医疗配套上,该区域规划了4所中小学校,其中36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24班初中1所、30班小学2所,还规划了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3所。医疗卫生设施上规划综合医院(500床)一家、医疗康复医院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处,另外还有综合体育活动中心2个、社区体育活动场地3处。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新闻推荐
所有的同行都是友好的“邻邦”,所有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竞争的本质在于共同开拓市场、共同提高经营水平,我们在尊重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