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围门楼。
荔枝园有不少树龄超过200年的荔枝树。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吉水围古围屋。
青山掩映,碧水环绕,古树苍翠……位于博罗县公庄镇南溪村的吉水围古围屋,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保存尚好。古村被公庄河三面环抱,远望犹如一条长龙盘旋,又似一朵水上的莲花,村里土地肥沃、竹林茂盛,散发出浓厚乡土气息。根据2009年4月的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综合信息月报,吉水围古村落是博罗县最大的客家古民居。
岁月的长河没有洗尽它的悠悠古韵,百年的风霜没有洗掉它的绵延古迹。如今的吉水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古老的传说,吸引着不少人远道而来。作为省级古村落,吉水围正乘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依托村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古村焕发新的生机。
■古村特色
为客家四合院建筑,有300多年历史
沿着平整的水泥村道,不一会儿就看到路口竖立着“广东省古村落吉水围”的大石头招牌,再继续往前就来到吉水围古村。
根据朱氏族谱记载,吉水围村的始祖朱明(约公元1130年生)是宋登甲榜赐进士,诰授中宪大夫,曾任福建泉州府知府。其后裔朱瑰迁居公庄,并在公庄繁衍生息,至今已有500多年。朱氏家族朱明第十三世孙朱儒珍(约公元1655—1726年)与其子孙朱恒鋐、朱宇鋐等在吉水围购买田地,并开始建造房屋,后经过多年经营,形成了吉水围村落。
吉水围古围屋是典型的客家四合院建筑,已有300多年历史。古围屋占地69亩,被公庄河三面(东、北、西面)环绕,河水由西北经东北绕村庄半圈后自村南流走。古围屋四周有高达8米、厚70厘米的城墙,四角以高达15米的角楼盘守。
古围屋只有两个门可进出,分别是南门、东门。古围屋内,有两间清一色墙木结构、檐梁绘制精美图案、以灰塑和木雕等装饰的古祠堂,周边建有数十栋布局整齐、相通互连、井然有序的屋场。古围屋里有天井、磨房、石廊、仓库,屋与屋之间相连贯通,走进围屋中如入迷宫,让人不禁惊叹古村的巧妙布局。
据悉,吉水围古围屋建筑风格独特,是博罗县最大的客家古民居,为研究博罗县的客家民居建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相当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南门两侧原有6块桅杆石,见证昔日功业
探访吉水围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门楼,门楼用泥沙和青砖砌成,外墙经过整修,涂成了灰白色。门楼正中开一扇大门,门框顶上一块朱红色的横匾刻有“鹿洞家风”四个大字。门楼上部分为3层,灰色琉璃瓦屋角飞檐斗拱,颇有气势。门楼旁边有城墙相连,围住整个院子,形成一道屏障。
吉水围朱氏后人、南溪村吉水围村民小组小组长朱玉民介绍,这是古村的南门,也就是侧门。与南门相隔数十米的是缓缓而流的公庄河。此场景正与其门口对联“吉人霭霭,水色盈盈”所描述的一般。
朱玉民介绍,南门两侧原有6块桅杆石,据说桅杆石属于石灰石质,造型为长方形条石块,有晕首和圭首,高者有2米余,每两条为一对。每条有穿洞两个,上穿为方形,下穿为圆形。桅杆石是立于古围屋正前面树桅杆的柱墩。桅杆一般高6米以上,杆顶冠带锡制葫芦脊刹。据介绍,桅杆石是村中秀才、进士、文官武将等有一定名望之人所立,其人功业告成,则在屋门前立桅杆以作标志。南门两侧的6块桅杆石后遭损毁,目前仅存一块。
进入大门后,鹅卵石铺就的过道尽头,就是澳圭朱公祠。祠堂大门有对联:紫阳世泽 沛国家声,横额:金玉满堂。祠堂内分上下两厅,墙壁下部为朱红色,上部为白色。据介绍,祠堂曾在2007年、2014年等进行过修缮,由朱氏后人集资维修。
民居相对而建布局相同,让人如入迷宫
在古围屋外,沿着围墙前进,不一会就来到了东门。东门高16米,门框顶上刻有“紫气东来”四个大字,还刻有一副对联:门前吉水 户纳青山,横额:满堂吉庆。朱玉民介绍,东门气势恢宏,进门前看像老虎型,进门后看像狮子型。
东门后是一个占地8亩、用石灰及沙打造的小广场,迎面是育堂朱公祠。祠堂门口的屋椽上,雕刻着精美的花鸟等画像,充满自然和人文气息。祠堂两旁是规格相当、疏密有间的房子,结构与北方四合院相似。朱玉民介绍,这里共有民居约50座,每座房子分上下五间,平面均为典型的五间两廊式。“以前常有新娘挑水走错门的趣事发生。”朱玉民笑着介绍,正因每座民居布局相同,让这里像座迷宫。
民居座与座之间隔开,小门相通,大小巷均用鹅卵石铺成。民居前后相邻,村民相互走动,小至孩子的照看,大至防盗贼入屋,均可以很方便地互相照应,这种富有特色的形式被称为“守望相助”。
每座房子的大门有双重门,一重是通风门,另一重是双扇门,门框和门槛都用麻石条砌成,门前都有两个石墩。“以前饭后大家都喜欢出来这里乘凉、闲谈。”朱玉民说,房子坐北朝南,就是在盛夏,待在古屋内也会觉得凉快舒畅。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古屋里住了600多人,后来大家陆续迁出,2012年后再无人居住。
古码头“诉说”昔日繁华
吉水围风光旖旎,公庄河在村旁流过,河边有大片竹林和古荔枝树。在竹林深处的公庄河边,保存有古老的码头。正所谓:竹林听鸟啭,古渡看船浮;时剥红荔子,往来幽径幽。古时,公庄河的航运相当发达,吉水围的码头起码停靠着上百艘船,并在吉水围附近兴起一个大集市。
吉水围人发迹后,广置田产,其田产直达如今2公里外的大沥和坝子。公庄镇大沥村民小组原有一座塔叫红花塔,建于清朝初年,有象征公庄文笔之意。据说,当年吉水围的南门刚好正对着红花塔,寓意为多出文臣武将。岁月更迭,红花塔在经历被毁、重建和再度被毁后,如今难觅踪迹。
近代以来,由于公路的兴起等原因,公庄河运逐渐消失,集市也迁往靠近公路的桔子圩,吉水围码头也渐失当年的繁华风光。目前仅剩下规则排列的几块麻石,见证了昔日的繁华光景,述说着数百年历史。记者走访时看到,码头现在绿树成荫,绿树掩映下,整齐的麻石块清晰可见,一路铺到古村门口。
百年荔枝林尚存荔枝古树74棵
与古码头相邻的古围屋旁边,是一片百年荔枝林。巨大的树冠遮挡了大部分阳光,虽然时值炎夏,但站在林中却丝毫未觉暑气和闷热,反而有丝丝凉爽沁入心间。
朱玉民介绍,这片荔枝园由先人所栽,种植面积30亩。现有荔枝古树74棵,其中树龄290年的27棵、树龄180年的41棵、树龄120年的6棵,品种以桂味和糯米糍为主,果核细小,果肉通透鲜嫩,味道清甜可口。
据悉,吉水围荔枝古树长势良好,是国家三级古树。荔枝树枝粗叶茂,需要两个人才能环抱,粗壮枝干上长满了绿色青苔。夏日,蝉鸣荔枝红,漫步其中别有一番趣味。
在古荔枝园的前面,还有一片竹园。据介绍,竹园的历史至少有100年以上。古荔枝园、竹园、公庄河相邻形成了一种无法比拟的自然美。在东门左侧还有一口古井,井深大约8米,井旁还遗留有石板。如今,当地正在对古井进行保护修缮,以展现古井昔日的风采。
■乡村振兴
“农业+旅游”让古村焕发新活力
历经数百年岁月变迁,吉水围的昔日辉煌不再,但村庄物产依然丰饶。吉水围人在这块土地上,仍坚守着勤劳的传统底色。据介绍,吉水围村民小组现有村民600多人,村民的收入来源除了靠外出经商和务工,还有农业耕种,主要种植水稻、荔枝、龙眼等。
朱玉民介绍,勤劳善良、诚实团结是吉水围人的特点。大到建设篮球场、修缮祠堂,小到村民小组开展慰问老人、组织集体活动等,村民及外出乡贤都踊跃捐款。“大家都很热心,很关心家乡建设,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朱玉民说,如今正组织维修古井,乡贤们也踊跃捐资。
行走在吉水围,连片古建筑群的一旁,是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风貌,两种古今迥然不同的建筑风貌交相辉映,奏响了乡村发展的奋进曲。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南溪村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古村落展现新活力。南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红波介绍,该村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清拆危旧砖房、清理积存垃圾、清理河道,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村道巷道已实现硬底化,并在村道两旁种了绿植,让农村环境更美丽宜居。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该村依托吉水围古建筑及古荔枝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不少人远道而来。今年3月,吉水围村民小组与深圳一家文旅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方将投资5亿元,围绕古村和古荔枝林等资源,发展古村旅游观光,并打造一个古村影视拍摄基地。朱玉民介绍,该项目的引进,不仅可以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还能带动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吉水围不仅生态优美,水果种植也丰富,种有荔枝、龙眼、柑橘等。在相关单位的扶持下,该村还发展了一个占地80多亩的柑橘园。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南溪村正谋求“农业+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古村焕发新魅力。
◆延伸阅读:村名由来传说
从“桔水围”到“吉水围”
关于吉水围得名,流传着一段传说。清朝时,建造吉水围客家古围屋的朱氏先祖朱儒珍曾居住在公庄镇近石村,靠砍柴为生。相传有一天,朱儒珍在一株古松树下的石板上休息时,梦见石板下藏有三缸银两。美梦醒来,他不辞劳苦移开那块巨石,用锄头挖至深处,居然真的挖出三缸银两。
有了那么多的银两,他寻思着选一块好地方建新家。最后,他选择了溪流环抱,远眺犹如一条长龙盘旋、又似一朵水上莲花的风水宝地安居乐业。由于该地三面环水,土地肥沃,且先人移居此地时种植大片桔子,于是取地名为“桔水围”。后因“吉利”的“吉”与“桔”谐音,故取名为“吉水围”。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朱丽婷 李燕文 贺小山 通讯员许建辉
新闻推荐
惠州市博罗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惠公易土博罗[2021]19号
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和《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