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如今有十几万的从业者,不少人的身上都有着感人肺腑的匠心故事。 新会古典家具城供图
作者熊正红
诸君,请容我,用一炷沉香时间,拙笔为琴,心念手动,慢慢,缓缓,奏起这首红木恋曲。
一
弦响乐起,第一奏,我想敬献我的外公。我的外公是一位在湖南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他凭借一身精湛的木匠工艺,折服了我的外婆——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我从暮年外婆身上能辨认出她昔日丽容)。他们在湖南桃江名叫缺塘坳的村庄生活,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一共生养了五女四儿,这其中,有后来的国家干部,有人民教师,有退伍军人,有诚实商人。这五女四儿,都是我的外公靠木艺挣钱,养活养大的。积劳成疾的外公在我出生那年去世。幼时,我曾听外婆、姨舅们讲起关于外公的一些往事。面对外婆珍爱不已的、那些由外公亲手打造的坚实家具,特别是一面小巧的古典梳妆台(那妆台所用的优质檀木是在长沙当将军的舅公所赠),我仿佛感应到了外公的匠人之魂,与他亲手制作的那些家具同在。
二
弦响乐动,第二奏,是为那些曾经读过的、缘起《诗经》和唐宋诗词中的美丽诗句,以及出现在诸如明清典籍《西游记》《红楼梦》《醒世姻缘传》,出现在古装电视剧、电影之中的实体古典家具。
犹记昔读“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眼前仿佛有群壮实汉子,将巨大的芳香之木从森林中砍伐而出,置于白茫河边,等待船只,运往远方。读宋时诗人贺铸的《小重山》,“簟纹如水竟檀床,雕枕并,得意两鸳鸯”,眼前仿佛有才子佳人,于雅朴檀床前,吟诗作乐,沉醉在静宁的有情时光。翻《红楼梦》,第六回,写贾蓉找王熙凤借炕屏。凤姐开始说没有,后经不住贾蓉百般央求才借给了他。这一架玻璃炕屏,是世间难得的稀罕之物,凤姐那得是下了多大决心才最终借出。如果今人去参观北京故宫,在西六宫的储秀宫就能看到一面紫檀框架的穿衣立镜。那面古典的穿衣立镜,不知曾照过多少佳人倩影呢?
那些出现在古装电视剧、电影之中的实体古典家具,或床或柜,或桌或椅,都仿佛带着过去几百年的气息,让我感怀过去时代那些诗书翰墨香的古人生活。
三
弦响乐滑,第三奏,是感念我如今生活中的不少朋友,他们对古典家具之喜,感染了我。
在我这些江门朋友的家中,大多有古典家具摆置,都是他们在新会古典家具城挑选回来的。虽则已是二十一世纪,当置身于他们的家中,实际上,我会有时空错置之感。这些友人,有些财力雄厚或格外钟情于古典家具的,大到床、衣柜、书架、沙发,小到木椅、置架,无一不都是古典家具,或紫檀黑檀,或黄花梨,或酸枝木,或鸡翅木,不管是哪一种木,触摸它们的木质、纹理,都能感受到光阴镂刻之美。有些人家则是选择中西搭配,客厅沙发、电视柜、茶几是古典家具,餐桌、衣柜等却是西式风格,这中西的共在,有着和谐自然的居家美感。
为什么朋友们千挑万选之下,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用古典家具来装点自己的家?我曾为此问过一位朋友。她答,古典家具耐看、耐用,还保值、升值,经得起时光推敲;它们有如益友良师,让心灵宁静,让生活美好。
四
弦响乐飘,第四奏,是为微信朋友圈的一位朋友和她的先生。她嫁给了一位美国先生。
她叫阿如。我注意到她,是因为她常穿旗袍,在自家的居室自拍或由她的美国先生拍照。那些照片给人一种古雅之美,她倚靠着身后的黑檀古典书架,或安然捧一卷书,坐在古典书桌前。有时候,她也会和喜爱身着唐装的美国先生同框合影。我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一种幸福在日常生活中的鲜活流淌。
阿如出身于新会一个红木世家,她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到她自己,都以打造古典家具为生。只不过,父辈们倾心于对红木家具的制造,到了她,则是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与时代、潮流接轨,将家族事业越做越大。阿如的美国先生受她影响,颇爱红木家具,说起红木家具来,也是头头是道。如今,阿如和她的先生更多时候生活在美国,在他们的别墅里,不用说,阿如放置了不少自家产的红木家具。阿如更是把生意做到了美国,在他们的周围,渐渐多了喜爱红木家具的朋友。
五
弦响乐扬,第五奏,是为那些长年累月如一日,孜孜埋首于木间的匠人。
周红亮,这位刚刚四十不惑的江西男子,他的网名叫“和木相处”。他的父亲在老家是一位有名的木匠师傅,带出了很多良徒。年少时,周红亮一度不屑于像父亲一样终日埋首于木间。直到十八、九岁,不想再瞎玩下去的他,最终选择了这条靠木艺谋生的发展之路。他跟随父亲的徒弟们来到新会后,从最基本的工序做起,勤学苦练,一道一道工序掌握下来,最终成为技艺不错的木工师傅、制造古典家具的领头人。因为有美术功底,他在自家一件一件的古典家具上,雕刻出寓意吉祥幸福的图案,有时更别出心裁地在家具上自创雕刻作品,深受人们欢喜。他透露,这些雕作,都是他花费很长时间来完成的。渐渐地,他在国内红木家具雕刻界有了名气,就连故宫博物馆修复古典家具的专家来到新会之后,也会和他切磋雕艺。
陈广信和孙素玲是一对有名的红木夫妻。他们从1994年入行,一个学习做锣花,一个负责做雕花,在制作古典家具的产品细节上,精心推敲、打磨,夫妻同心,把自产的家具当作艺术品精雕细作,受到业界和顾客一致好评。繁忙快速的生活节奏让当下的人越来越渴望简约,于是,夫妻俩迎合时下“80后”“90后”的喜好,致力于为年轻消费者打造他们喜爱的时尚、品味、舒适的家居氛围。他们推出的系列新中式红木产品,温润如玉、大气雅致,颇受年轻消费者喜欢。
廖盛林和温亚芳也是一对红木夫妻,这对“80后”红木夫妻,出于对红木的喜爱,各自放下原本安逸的生活,毅然投身于红木家具的创业大潮。研究生毕业的廖盛林,甘当木工小学徒,与爱人温亚芳一起,一切从零开始,苦学古典家具知识,全身心投入到对红木家具的钻研、打造之中。他们一致认为,成功在于有必要的坚持,在于对技艺永无止境的追求;任何行为都没有入行太晚的说法,但一定要找准定位,不随波逐流。
像周红亮、陈广信、孙素玲、廖盛林、温亚芳这样的匠人匠心,在新会古典家具城的店商中,还有很多。在新会古典家具如今十几万从业者中,不少人身上,都有着感人肺腑的匠心故事呢。
六
弦响乐聚,第六奏,是为这座城——新会古典家具城。
回眸历史,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回国时常用红木压舱。木工把带回来的优质红木做成家具,先是为皇室贵族所用,后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新会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归乡的游子总是不忘将万里之外的红木带回故里。于是,新会的莲塘古港湾成了古代最早的东南亚红木交易港口,这便是新会古典家具城的前身。
如今的新会古典家具城,是全国最大的古典家具专业市场之一,占地面积20公顷,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博览中心和20万平方米的古典家具商业街区。2014年11月,新会古典家具城被认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一座城,一群人。一种生活,一个行业,一个时代。在向感叹家具城琳琅满目、家具展示场景蔚为壮观的的笔者介绍新会古典家具城的前世今生时,家具城的何总忆及过往,不免有些激动。因为从无到有,打造出这样一座颇具规模的家具之城,汇聚这么多的家具商家,并吸引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甚至不少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顾客的关注和热捧,他和团队伙伴们走过的艰辛,自然不言而喻。
七
弦响乐舞,第七奏,是为盛世中国。中国的红木文化与红木产业起源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互通的产物,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成就的中华文化符号与标志。红木原材主要来自世界各地,用国外原料做中国文化产品,正是当今新兴的文化产业理念。
独一无二的人文美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灵魂。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其间蕴含着独特意趣的文化精粹,更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大场合中华民族文化的亮点、沟通世界的纽带桥梁。红木家具的倩影更是频频走出国门,荣登国际舞台。
器物有魂魄。万千器物,都蕴藏着匠人寄托在其身上的神韵和灵魂。昔日古老的丝绸之路孕育出红木文化产品,今时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红木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新会古典家具城的万千红木家具,必将顺应时势,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中,行走得更远。
新闻推荐
此次成立的动物精准营养院士工作站是江门在饲料领域的首个院士工作站。通讯员供图又一院士工作站落户蓬江!近日,广东汇海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