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为民服务解难题·政务服务无堵点”观察团正式启动,走进一线调研,助力“堵点清零”。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供图
11月27日,江门市“为民服务解难题·政务服务无堵点”观察团(以下简称“观察团”)启动仪式在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举行,为期一年的观察团活动即日起正式启动。
观察团由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南方日报驻江门办事处联合主办。启动观察团是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重要行动。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实地走访调研,观察团将深入了解各区(市)、各部门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取得的成效和进步,同时找出与群众期待的差距,以问题导向助力解决群众更多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李霭莹
六大行动?80项高频事项可全城办全天办
去年,江门启动了“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改革为牵引,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解决了一批群众办事的堵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江门今年进一步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让群众享受到更多便利和获得感。
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元小文介绍,今年以来,江门高举深化改革大旗,围绕基层事务冗杂、群众办事繁琐等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六大行动”(即“全程网办”“全城通办”“四少一快”“智能办理”“指尖计划”“堵点清零”),着力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
数据多跑、群众少跑,堵点减少。“现在一出小区门口就可以办事,太方便了!”家住新会碧桂园的林先生为遍布全城的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点赞。近年来,江门不断升级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使之与省政务服务一体机互为补充,实现更多民生服务自助办理。如今,江门已完成627台政务服务自助机的铺设工作,公安、人社、民政、住建等80项高频服务事项可全城、全天候办理。
这种“指尖办”的便民服务不仅限在城区。今年,江门建成了市、县、镇、村四级“1+7+74+1316”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将政务服务网、移动端、自助终端等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实现了66%的镇村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加大了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力度,将563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镇街、村居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依托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现代物流技术,江门已实现首批涉及人社、卫健等领域的71项基层服务事项全城通办,综合窗口实行全市无差别化受理,做到全市各村(居)进驻事项统一、应用平台统一、服务标准统一。
堵点清零?设建议专区、引入“好差评”清堵点
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以来,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市委的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堵点清零”工作。
为落实基层减负任务,倒逼部门从优化服务渠道、完善服务设施、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大力改革,江门集中对群众和企业普遍反映的办事指引不清、办事程序烦琐、耗时长等问题进行清理。同时,政务服务网、实体政务大厅都设置了“服务无堵点”建议专区,引入“好差评”服务评价体系,向社会公布各级政务服务监督电话,利用微信服务平台等途径,广泛收集企业、群众遇到的政务服务堵点。
目前,全市共收集基层办事堵点事项378项,已清理扎堆排队、重复提交材料等堵点问题242项,主要涉及医保、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等与群众生活、企业办事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
在自上而下的推进下,不少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堵点问题得到快速解决。过去,市民申报车辆购置税业务只能在实体征收点办理。对此,税务部门今年6月增设了自助办理车辆购置税渠道、配置车辆购置税自助终端机,同时落实推广使用广东省电子税务局车辆购置税申报缴纳功能。目前,市民已经可以在蓬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税服务厅的自助终端机办理车辆购置税的申报缴纳。在广东省购置车辆的纳税人还可以登录电子税务局,完成实名认证后线上申报缴纳。税务部门通过完善优化办税服务厅窗口、广东省电子税务局平台、自助办税终端、车购税委托代征系统等业务流程,大大提升了纳税人的办税便捷度。
为突破时间限制,方便市民办事,江门还通过自助终端实现了“随手办、即时办、就近办”。据统计,目前全市74个镇(街)、365个村居已配有“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机,它与“粤省事”“粤商通”移动端相配合,使73%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随手办、即时办、就近办”。根据今年7月提出的“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计划,到明年底,江门涉及企业群众生产生活的高频政务服务将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个100%。
今年8月,“广东政务服务网”新上线“好差评”栏目。接下来,政务服务网江门子系统也将引入“服务无堵点”建议专区,向社会公布各级政务服务监督电话,广泛收集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差评意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
江门政务服务无堵点观察团观察员、市人大代表罗达全指出,堵点项目与市民、企业息息相关。当前江门“堵点清零”工作正按进度不断推进,取得一定成效,有效提升了政府服务能力,获得了市民和企业的肯定。接下来,有关部门还应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科学统筹各方力量,加快“堵点清零”进度,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全市群众打好基础。
刀刃向内?借力第三方观察团找差距
随着“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和“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的打造,江门各级各部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疏通、清理办事堵点和痛点,努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为此,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南方日报驻江门办事处联合启动了“为民服务解难题·政务服务无堵点”观察团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媒体、高校专家、市民等多个群体的代表,组成第三方观察团,助力“堵点清零”。
根据相关安排,本次观察团活动将持续一年,在此期间,观察团将以“感受成效、挖掘亮点、寻找差距、促进工作、塑造品牌”为核心主线,组织观察团成员走进三区四市以及市直有关一线单位和窗口进行调研。其中,涉企服务、就业创业、社保医疗、居住出行、农村服务、平台和机制建设等主题将是这次观察团考察的重点。
观察团将通过实地走访和体验,多维度感受江门疏通、清理政务服务堵点的成效,体会改革变化,挖掘江门“堵点清零”、为民服务解难题的亮点。同时,观察团将对照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期待,在一线走访中听取民意,了解目前政务服务仍然存在的堵点、痛点。“我们将深入挖掘政务服务事项堵点、痛点的产生原因,集合观察团多方智慧,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思路和建议,促进全市各部门下一阶段"堵点清零"工作的开展。”元小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观察团活动期间,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通过线上渠道,如南方+客户端、南方日报微信读者群等平台,公开收集市民对江门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的意见和建议,融合线上、线下观察团的合力,全力推进相关堵点问题的解决。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黎禹君)为更好地宣传江门本土文化,推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11月30日,由广州日报·粤传媒、冈州画院主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