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企业调研。
市工信局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支部学习会、观看专题教育片、辅导报告会、专题党课、外出参观等形式,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功夫。
工业技改奖补是助力企业突破技术改造资金瓶颈的良策。在江门市获奖补资金的企业中,台山市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名列前茅。
“先进制造企业拼的是产品性价比,技改投入在成本中占比很大,市工信部门为企业积极争取技改奖补资金,降低了投入成本,加快了转型步伐,政府部门送"暖心",企业发展有"信心"。”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钟小平说。
该企业的挂车桥智能生产系统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为鼓励优质技改项目引领江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工信局成功为该项目争取省级技改奖补资金4000万元,其中首期兑付1200万元,项目完工验收后兑付余下奖补资金。不只如此,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工信局针对企业技改缺资金等问题,已累计帮扶103家企业获省市扶持资金达2.48亿元。富华重工只是其中之一。
以学促研、以研促查、以查促改。江门市工信局在守初心中增定力,在担使命中破难题,在找差距中明方向,在抓落实中见实效,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屡创新功。
A学习教育有“高度”
担当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使命
“长征精神、红岩精神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引导着我们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工作宗旨”“我们要积极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经常深入企业宣传惠企政策、主动辅导政策落实,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10月12日,一堂以“爱岗敬业、担当奉献”为主题的党课在市工信局“开讲”,让“听课”的党员干部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开展主题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坚定了理想信念、牢记了初心使命,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
走得坚定是因为知道为什么出发。
自9月12日召开全局工作会议,动员部署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市工信局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其中,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支部学习会、观看专题教育片、辅导报告会、专题党课、外出参观等形式,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功夫。
市工信局还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十个一”活动,传导学习热潮。包括:支部书记参加一次轮训、讲一次专题党课、支部每月一次学习研讨、支部委员会每月一次学习情况研判分析、开展一次先进典型和警示教育、组织一次专家辅导报告、组织一次形势政策教育、参加一次志愿服务、为身边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组织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
“主题教育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主动担当的精神,我们更加坚定地把推动江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要求。”市工信局一位在职党员说。学习教育彰显了主题教育的“高度”。
9月20日,第五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在珠江西岸8座城市、197家先进装备企业、721件精选展品中,首次亮相的中车广东CRH6动车组头车和高速磁浮头车实车让“江门造”先进装备风头尽出。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市工信部门与展会主办方、展馆单位的反复沟通协调,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也是市工信局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具体行动、强大动力的生动体现。
B以查促改有“力度”
整改问题不遮掩促中心工作得实效
寻问题、找差距是主题教育的重要要求,要从查找问题和差距中找准高质量发展的靶向。
主题教育期间,市工信局围绕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5”工作举措,结合工作实际,精心选定了10个课题,经过走访、座谈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加快成果转化运用。
“江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问题”、“村级工业园的升级改造思考”、“江门市化工行业发展调研”、“江门市5G网络建设专题调研”、“以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整治违法设置"黑广播""伪基站"行为”……每一份调研报告都凝聚了市工信局党员干部的汗水与智慧,也体现了市工信局以查促改的“力度”。
“扶持企业项目后续管理水平不高”是市工信局查找的短板问题之一。瞄准“症结”,“我们通过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及完善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安排专人统筹管理等,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其中,随着市工信局《省市财政专项资金申报项目查重操作规程(试行)》《关于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实行全流程资料管理的通知》《关于做好2019年省市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及评审管理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印发实施,项目申报、评审等环节进一步规范管理。
日前,经省工信厅组织第三方机构对绩效评价资料进行审核及抽取部分项目开展现场评价,市工信局在2019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得分86.99分,排名全省第二。省工信厅将在2020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额度安排中对江门市给予重点倾斜。
化压力为动力。在主题教育中,市工信局坚持问题为导向,对照市委主题教育8个专项整治内容,把巡视巡察整改纳入问题检视和整改落实中,对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以针对性措施开展整改,以整改促进中心工作取得了实效。
C暖企惠企有“温度”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高企业获得感
强服务解难题是主题教育贯穿始终的重要目标。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工信局通过落实整改,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树牢服务企业的工作宗旨,改进工作作风,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勇气,有力推进了市委“1+1+5”工作措施落实。
在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方面,市工信局自今年来已争取省市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达4.69亿元,扶持了723个项目、企业。近期又成功获得省追加技改奖励资金近7000万元,提振了江门市工业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增资扩产。
“只有不断投入新技术新设备,才能不断提高竞争力,开拓新市场。市工信局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对企业发展是巨大的激励,是暖企惠企的实策实招。”崇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郑建忠说。
此外,市工信局还推动建立了市领导“暖企”季度全覆盖机制,实现市、县、镇三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对23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出台了《重点企业(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开通了“江门工业企业诉求办理系统”及“江企通”微信小程序,系统处理企业诉求事项200多项,诉求办理质量满意度100%。
创新推动“政银保”融资项目,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为企业破除融资门槛、降低融资成本。今年1至10月,项目共放贷3354笔,累计放贷36亿元。
积极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截至今年10月共清偿拖欠账款2526.86万元,完成率100%,与东莞市、肇庆市、潮州市并列全省第一。
落实扶持奖励政策,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2018年度江门市小微企业上规模实现781家,其中工业企业396家,为历年最多,净增工业“小升规”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四;“小微双创”再创佳绩,在财政部开展的第一批“小微双创”城市示范绩效评价中,江门市在全国15个城市中排第2名,正式获得“全国小微双创示范城市”称号,并获得3000万元奖励……
这一系列暖企惠企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为企业带去大大的获得感。通过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有机结合,市工信局以真抓实干、忠诚担当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有力推动了江门工业经济的稳步增长。
文/图唐达翁俊聪
新闻推荐
主题教育期间,市属国资系统把主题教育和国有企业改革有机融合。图为公用水务环境股份公司建立污水治理项目党员突击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