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江门 今日江海 今日蓬江 今日新会 今日台山 今日鹤山 今日开平 今日恩平
新岭南 > 广东 > 江门 > 今日开平 > 正文

青石板古驿道、镬耳屋建筑群…… 天等村穿越时光而来 赓续悠长古韵

来源:江门日报 2021-04-08 08:26   http://www.kcqsx.com/


司前古道瓦岗段是“南粤古驿道”本体遗存的一部分。长长青石板,铺就“最美古驿道”。 一间间镬耳屋青砖灰瓦,外形一致,古色古香,如出一辙。

开栏语

古镇司前,至今已有逾千年历史。史载,辖地“河村”早在公元222年就是平夷县辖地。明清时,“河村”是“牛肚湾巡检司”的驻地,该“司”前面的大片土地因此被人称为“司前”。自此,千余年来,“司前”这个地方留下了众多古迹,如慧龙寺遗址、南粤古驿道、天后宫、镬耳屋建筑群,明代油画《木美人》、“六部尚书”何熊祥、著名影星林楚楚的逸事,人们更是耳熟能详。

近年,司前镇党委政府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新会特色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正向人们袅袅走来……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司前美丽乡村行”栏目,带您走进司前镇14个村(居),一同领略司前乡村之美。

从司前圩镇沿着新开公路出发,大约2公里车程,便来到天等村。沿着天等村的村道一路探寻,就像穿越时光隧道,走进一段段历史长河中:始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曾存有中国著名的早期西洋油画《木美人》,现在这里依然香火鼎盛;历经200年风雨的镬耳屋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是村民最熟悉的乡愁记忆;青石板铺就而成的古驿道足迹鲜明,书写着昔日的繁华……

文物、建筑、足迹,记录着天等村的前世与今生,构成了司前“最美古村落”。

策划统筹/冯瑶君

文/图冯瑶君

清幽天后宫

《木美人》曾经的“栖身地”

天等村是司前镇最古老的村落之一,现存最早的《新会县志》——明万历县志便有其名。天等村下辖24条自然村,村民有4000余人。离天等村村委会几步之遥、建于民国时期的石楼,见证过天等墟(集市)的辉煌。

“天等墟曾经是我镇最大的墟之一,每逢墟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不约而同,摩肩接踵。”天等村村委会宣传委员李月香告诉记者,石楼是由该村20多名富商集资修建的,专门用于储藏物资和存放珍贵物品,但上个世纪60年代已弃用。记者看到,石楼有6层高,是由石块筑成,每面墙身都有小小的枪眼,楼顶为硬山顶。因为石楼如今已被厂房包围,因此,记者无法入内。

众所周知,天等村是明代油画《木美人》的发掘之地,曾经存有《木美人》的天后宫,就位于三忠村。

天后宫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进行维修,庙内镶有5块古碑,记录当地租税等历史。曾“栖身”于此的明代油画《木美人》俗称“烂大门”,是两幅在厚木板上的油画仕女图。画像通长160厘米,左右相对,人像面部呈现出白色人种特征,梳有高髻,穿低领汉式襟衣。该画是中国最早的西洋油画之一,是新会区著名文物,也是新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多次在国内外展出。2012年,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曾推出《木美人》专题,详细介绍该画。研究者认为,《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之一,艺术价值极高。

天后宫坐落于村屋之中,为两进院落,走进去,只见香烟缭绕,清幽肃静。大殿内雕梁画栋,朱漆镂金,保存完好。天等村党委书记梁杏洛介绍,《木美人》是在明朝时期,由一位村民从福建带回。动乱年代,为了保存它,村民们轮流保管,后来不慎被火焚烧,幸未损坏,“画中的西洋女子为何身着汉服,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长长青石板

铺就“最美古驿道”

离开三忠村,绕过几条村便来到瓦岗村。穿行在瓦岗村的巷道里,跟着墙面上的标识指引,记者很快便在旧屋群里找到了人们口中的“最美古驿道”。

今年1月,江门市自然资源局公布了《江门市南粤古驿道专项规划》,显示司前古道瓦岗段是“南粤古驿道”本体遗存的一部分。早在2016年开展的新会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和古驿道普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已在瓦岗里发现“天等桥”和约40米长的“三板路”等古驿道遗址。

“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记者了解到,新会古驿道东西线全长超过70公里,而古驿道司前段长近14公里,而瓦岗村这条古驿道则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据清道光二十年版《新会县志》记载,新会县驿铺有东总铺和西总铺,驿道分东线和西线。驿道西线始于西总铺,经沙堤、莲塘、小泽、桥亭、张村、沙冲等地,延至开平县界。其中,“天等桥”是驿道必经之处。将当时地图与今日新会区地图对比,“天等桥”就在今日瓦岗村附近。

循李月香手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由多块青石板铺就的“古驿道”,当中有数块青石板长度超2米,中间没有接驳的痕迹。“古驿道长约40米,宽约1.5米,一直延伸至公路旁。这么长的石板,人们当时用什么工具和技术运到这里?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个奇迹。”李月香望着古驿道长长的青石板,忍不住连声赞叹。

镬耳屋建筑群

炊烟袅袅,古韵犹存

瓦岗村附近就是静谧的太平村。尚未进村,便远远望见状似镬耳的青砖屋群。一间间镬耳屋青砖灰瓦,外形一致,古色古香,如出一辙。

“我们村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镬耳屋有11间。”梁杏洛介绍,镬耳屋是由同村的梁姓兄弟相约在同一个时期建造的房子,“据说有的是在外面做烟草生意赚了钱,有的则是当官的”。

走在巷子里,镬耳屋大都大门紧闭,已不见居民。后来,终于发现一间青砖屋顶上有炊烟袅袅。记者看到正在做饭的村民梁球。得知记者来意后,梁球带记者上了他家的天台,让记者远观镬耳屋群全貌。

“一年四季,常有人来此拍照、参观,我们见惯了。”今年70多岁的梁球,一直居住在太平村,曾居住在堂哥的镬耳屋。他说,镬耳屋不是普通人家建的,据说在仕途上有成就的人才有资格建镬耳屋。

镬耳屋间间坐北朝南,外墙壁上雕有精致的花鸟图案,墙脚统一由岗岩石板砌筑。徘徊在镬耳屋外的石板路上,依然可以感受到屋主的气派和不凡。在梁球的热心招呼下,记者进入他曾经居住的镬耳屋。

在同行村民梁强的提醒下,记者发现其中一间镬耳屋门楣上嵌一方匾额,上书“二元及第”字样。“我们没有见过这家人,只听说他们在外省做官。具体叫什么名字,我们都不知道。”梁强说。

梁球说,镬耳屋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因为它的主人很爱惜,“不管住不住人,逢年过节一定会有人回来打扫卫生、拜祭祖先”。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烂漫田野中的镬耳屋,穿越时光而来,依然充满烟火气。

新闻推荐

商店着火4名人员被困 长沙消防救援站紧急救援

江门日报讯(记者/朱磊磊通讯员/江消宣)近日,江门开平市幸福市场雅思酒店旁一商店隔层着火,长沙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青石板古驿道、镬耳屋建筑群…… 天等村穿越时光而来 赓续悠长古韵)


 
频道推荐
  • 科技赋能产业千年陈皮华丽蜕变
  • 45亿元加工产业集群成就新会陈皮航母
  • 10万亩新会柑筑就最坚实“地基”
  • 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明日江门召开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170亿元,辐射带动超180万农户
  • 鹤山工业废物“逃”往佛山? 佛鹤生态环境部门携手查处,“过界犯法”再也不是逃避监管的“有效途径”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