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密钥。今天,揭阳市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合作平台签约仪式暨广东省农科院揭阳分院、广东(揭阳)农业产业链研究院揭牌仪式启动。以“G+5+N”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工作,当下的揭阳正在探索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新机制的路子。
所谓“G+5+N”模式,是指“党政主导的工作机制+5项创新机制探索+N个农业产业服务平台搭建”的一系列模式设计。
揭阳市是粤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农业大市,先后拥有“竹笋之乡、青梅之乡、青榄之乡、蕉柑之乡、荔枝之乡”等一张张亮丽的名片;埔田竹笋、吴厝淮山、普宁蕉柑、惠来荔枝、普宁青梅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面提升的新时期,这为“三农”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更高要求。
作为农业大市的揭阳,此时率先开展农业产业链“链长制”有何意义?接下来要实现什么目标?
优势在哪?资源禀赋让农业有望转型升级
揭阳,北回归线横跨于此,亚热带季风气候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种类繁多的农产品。2020年10月至11月,揭阳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工作规则、工作责任落实管理考核办法等纷纷进入编制阶段。自此,揭阳正式吹响了开展农业产业链“链长制”的号角。
探索新时期农业发展新机制,实施农业产业链“链长制”。以揭阳市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依据各县(市、区)自然资源禀赋,选准揭东竹笋、揭西茶叶、普宁青梅、惠来鲍鱼等一批发展基础较好的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创建一批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效打破当下农产品种类多,却分布零散、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大规模产业集群的局面;推动揭阳市实现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动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
如何推进?市、县、镇三级统筹协调工作
目前,揭阳市、县两级22个相关业务部门纳入各自“链长制”办公室成员,基本形成了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工作共识和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汇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展开来说,就是目前揭阳市已出台了市、县两级工作方案、工作规则、考核办法,完成了组织架构的建设,落实了市长、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分别担任市级“总链长”“副总链长”,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县长(主任)分别担任县级“总链长”“副总链长”。明确了县级党委书记、县长(主任)及县级党委副书记、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具体产业的产业链“链长”,对产业全链条发展负总责。
此外,产业所在镇设立镇级农业产业链链长、副链长,分别由镇级党委书记、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产业链所在辖区内的统筹协调工作。
怎么实施?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聚焦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揭阳市着力打通制度政策梗阻,深挖政策红利,促进政策措施向“链长制”集中;通过串珠成链,将产业园与产业链整体推进;引导扶贫资产运营与产业链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整合省级涉农资金、市级资金优先用于“链长制”;解决农村人才培养等5方面机制创新,加速促进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取得成效。
创新机制与搭建平台是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强而有力的“马达”。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揭阳市在与省供销合作联社合作搭建产品流通销售平台的基础上,继续着力引进一批资源进行支持,将通过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等部门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现代农科服务、农业保险服务、金融投资服务、土地综合利用服务、金融信贷服务、数字农业赋能服务,成立广东省农科院揭阳分院和广东(揭阳)农业产业链研究院,加快实现重点产业链区域化本地化布局。
撰文:唐楚生张冰纯
“建链”时间轴
赋能
●现阶段,全市已规划建设了首批10条市级农业产业链,谋划建设项目214项,项目总投资75.89亿元,链均年投资1.5亿元。
带动
●到2023年,实现重点产业链区域化本地化布局,全市累计创建市级15条、县级25条以上农业产业链,带动新增创建3—5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特色
●到2025年,全市建成一批具有岭南特色优势,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领航企业和拳头产品。全市累计创建市级20条、县级41条以上农业产业链。
●总的来说,揭阳率先开展农业产业链“链长制”是推动揭阳市农业产业发展迈向“高精尖”、逐步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新闻推荐
记者周燕红通讯员郑龙威本报讯为深刻汲取“5.15”揭阳村民自建房火灾事故,扎实推进自建房、群租房消防安全,近日,滨海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