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翠玲通讯员林巧文
本报讯广东省首家设立在山区县域乡镇的“三级甲等医院”分院——高州市人民医院长坡分院自去年底挂牌成立后,至今半年里县乡医联体服务能力建设按下了快进键。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正成为高州市北部周边9个乡镇40多万村民就医的新常态。
近期,高州市人民医院长坡分院(长坡镇中心卫生院)荣获国家卫计委颁发的“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这是高州市人民医院继去年8月被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集体”后,在县乡医联体建设上获得国家层面的肯定。
上下联动:
大病总院治康复在乡镇
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的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医疗服务。
为进一步加快茂名市县域副中心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让乡镇村民就近享有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按照茂名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2017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长坡分院在全面接管长坡镇中心卫生院后正式揭牌成立,“三级甲等医院”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下沉“驻镇”,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县乡医联体直接注入乡镇基层。
高州市人民医院安排19名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到长坡分院进行驻点,其中正高2人、副高3人、中级14人,以总院专家驻点、专家门诊、手术指导、远程示教、分批安排分院骨干免费进修、加强技能培训等形式,手把手“传帮带”加快分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分院呈现出“优环境、强专科、惠病人”的新气象。
目前分院新建立了急诊科和新建成一幢2层门诊楼,开设总院专家诊室,诊室从5个增加到12个,有效提高了院前急救水平和急危重症病人处置水平。急诊科开科以来,共出车145人次,门诊急诊23716人次,成功抢救危重病人4例。
今年1至4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专家的主持下,长坡分院新开展胃体间质瘤切除术、空肠末段扭转坏死切除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空肠攀式内引流术、胃癌根治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以及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妇产科先进技术。今年1至4月,分院住院量375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5.6%,向总院上转病人169人次,总院向分院下转病人25人次。总院分院上下联动,探索了康复在乡镇、重大疑难病在总院治疗的便民医疗新模式。
高州市人民医院发挥县域三级医疗保障体系的龙头作用,还组建了远程医疗网络,与高州27个镇卫生院、3家农场医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医共体和专科联盟,力促分级诊疗落实,“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乡镇病人就医更方便了。
互联网+医疗:
县镇村健康惠民一体化
健康中国,预防当先,重点在基层。为了打通健康惠民的“最后一公里”,高州市人民医院借力互联网,把健康保障关口前移到乡村,目前已建成覆盖高州全部23个镇的252个“村医通”健康微信群。每个村医通由医院与村民共建共享,医院一名党员担任群主,内设2名医生,向村民免费提供健康科普知识、健康咨询及远程会诊服务,把“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模式转变成以“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
该院还加强公共卫生下乡普及,常态化与市、镇、村联合开展公共卫生任务,深入乡村开展免费体检、健康卫生建档和总院专家下乡义诊等,关注群众的疾病预防,提高居民疾病防治水平。线上线下健康服务“无缝隙”,医患群关系“零距离”,医院打开了县镇村医疗保健惠民一体化的新局面。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服务能力强了,强基层才有源头活水。据悉,高州市人民医院努力建立起与县域群众健康需求侧相适应的能力服务体系,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国家医改重要目标。去年广东省卫计委发布全省96家三级综合医院的11个临床重点专科能力排名,该院有6个专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科)进入全省前十名。另外,该院心外科去年完成心脏外科手术2017例,位居全国前列、广东第二名,是欧洲先心数据网注册医院,心脏手术效果达到国际水准。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镇,该院构建了“兜底保障”的县镇村医疗保健网络,为乡镇村民撑起了健康“保障伞”,让村民有了更多的医疗健康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