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前,黄婆婆开心竖起双手拇指为医院专家点赞。南方农村报讯(通讯员林巧文)高州村妇黄婆婆已年逾花甲,因为突发双肺多发性栓塞,在短短的3天里,经历了濒临死亡到逃出生天。而为她创造生命奇迹的是高州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医护团队,他们运用了被称为“体外生命支持”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和肺动脉内吸栓技术等先进技术,最终使黄婆婆康复出院。据悉,该成功病例在粤西地区属于首例。
“ECMO技术代表着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专家向记者介绍,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简称,其核心设备是“体外膜肺系统”,可以替代人体内肺脏的呼吸换气功能,让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身体各处。此外,这项新技术还起到类似心脏“泵动”全身血液循环的功能,为重症患者心肺功能恢复和疾病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老妪垂危
“人工心肺”拽出鬼门关
黄婆婆来自高州市云潭镇农村,近期病发时气促明显,呼吸困难,经外院治疗后,病情还是难以控制。无奈之下,其家人向高州市人民医院拨打了求助电话。
当晚九时许,黄婆婆被“120”接入高州市人民医院时已经出现点头样呼吸,这是濒死的一种先兆。高州医院马上开通绿色通道,紧急进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发现黄婆婆双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多处严重“堵车”,而造成呼吸衰竭。
“上溶栓药!”为了疏通血管,接诊的重症医学科专家发起救治的第一轮进攻。没想到此时老人病情竟迅速恶化,心脏骤然停止。严阵以待的医护人员即刻进行第二波生命保卫战,给予黄婆婆人工心脏按压。4分钟后,黄婆婆心跳得以恢复,但血压仍不断地往零“探底”。
眼看黄婆婆心脏无力跳动,肺部没有呼吸,专家们当机立断,立即进行ECMO治疗!当晚接近凌晨时分,接力抢救的心外科一区和体外循环科的专家团队紧密配合,迅速而娴熟地为黄婆婆连通ECMO设备。
在专家们的精心操作下,ECMO设备有效取代了黄婆婆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肺的换气功能。第二天,黄婆婆血压、呼吸等各项生命指征渐渐改善,暂时被拽出鬼门关,为进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ECMO护航
机械吸栓疏通血管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最终还是要去除血栓,恢复血管通畅。”专家表示,针对病因的肺动脉内机械吸栓是风险极高的手术操作,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心率激烈波动等,甚至心跳骤停。但有了ECMO保障,高危的吸栓操作变得相对安全;否则,这种后续的手术治疗是根本无法进行的。
入院第三天,在ECMO护航下,导管介入室的专家组从黄婆婆右侧颈内静脉置入导管,施行微创的肺动脉内血栓抽吸术,成功使得黄婆婆双肺动脉内血栓大部分消失,血流通道成功打开。
此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黄婆婆得以康复出院。出院时,黄婆婆显得很开心。“像我这样的病情,90%的人都救不回,而我是幸运的10%。感谢这里的专家,他们了不起,很有责任感。”出院前,黄婆婆竖起双手大拇指为医院专家点赞。
据了解,今年高州市人民医院已经自主成功开展23例ECMO治疗,成功撤机13例,出院7例,达到乃至超过业内平均水平,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生命。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朱杰祺通讯员吴献基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近段时间,高州市根子镇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