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汉
林业“三定”指的是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林业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1981年末,高州县政府成立了开展林业“三定”工作领导小组,从机关部门抽调二百多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奔赴农村公社、国营林场,计划用半年时间完成林业“三定”工作。新田林场很快就掀起了开展林业“三定”工作的高潮。
新田林场位于高州县东北部,场部座落在大坡公社新田大队内,全场造林面积近四万亩,横跨两县五个公社十二个大队五十六条自然村,林地面积大小不均,大的千多亩一块,小的二三亩一块。林场建于1959年大跃进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漫山遍岭的松杉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林业“三定”开始,林场遇到两个问题:一是林地界至不够清楚细致,有的林地使用的名称与群众山地的名称相同,争议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乱砍滥伐严重,据生产工区工人反映,有的山头一夜被盗林木几十条之多。针对这种情况,工作组与场党委商议,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首先组织一支法制宣传队伍,深入盗伐林木严重的村庄,张贴宣传标语,召开村民大会,宣传政府有关护林的法律法规,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偷盗林木的不法分子。那时,工作组下村做群众工作是比较辛苦的,因为白天村民要干活,开会一般都在晚上进行。有一天晚上,工作组的同志到横埇开会,路上遇到一条蛇拦在路上,吓得赶快绕道行走。进入村庄时,又遇到狗群围攻,幸得狗主人解围,工作组才能进入农户。后来,工作组下村,为了安全起见,每人都带上一条一米多长的扶手棍,对打蛇防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工作组还有一大任务,就是划清林地界至、登记发证、落实林地的山权林权。平云山海拨1335米,山高、路陡、林密、荆棘丛生,每爬一米都十分困难。入山时,正值春夏季,黄蜂、山蜞特别多,大家就先在脚上涂上茶麸水,防止山蜞爬上身。进入崎岖山道后,由两个工人拿着长柄钩刀斩断藤草在前面开路,尽量避免黄蜂和蛇伤人。三个月后,仍有几千亩涉及五条自然村的林地难于落实,原因在于林地界至有争议,村民意见不一。场领导和工作组及时向大坡公社汇报,公社党委书记刘积勤同志很重视,即带领两名干部奔赴现场。刘书记先找到村长,讲明有关政策。做通村长思想工作后,刘书记又挨家逐户进行谈话教育,经过两天两夜的攻坚克难,终于解决了问题。
我在1981年调入新田林场任场长,见证了开展林业“三定”工作的全过程。林业“三定”的落实,确保了林区稳定,林木健康生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场林木蓄积达到13万立方米,其中小狗工区平云山有一片2000多亩24年生的马尾松,经华南农业大学林业系技术人员测定,年平均生长量为每公顷16.28立方米,占全国第二位,广东省第一位。如今,林场所到之处,绿浪起伏,深绿、浅青一层层,一片片,无边无际。林场正从用材林向生态公益林过渡,将建成高州市平云山森林公园。
新闻推荐
文/图记者文华春本报讯江河管理关乎国计民生,连日来,高州市水务局认真履职,始终对违规采砂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规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