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生态治理的鉴江河高州段呈现出“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丽景象。蓝汉明摄
在高州,巡河管河成为镇村干部的规定动作,爱河护河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林松青摄
一手拿钳,一手拿网兜,边走边清理河道两岸的生活垃圾。这是高州市谢鸡镇护水队员欧阳波的日常。“我只是高州万人巡河护水行动的一员,实现"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的水生态目标是我们每个队员肩负的责任。”
欧阳波的巡河日常是高州万名江河湖库守护人常在水边走的一个缩影。作为省河长办确定的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示范县(市),高州市按照广东省、茂名市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快“万里碧道”建设,试水成立村级河长工作室,组建1.2万人的村级护水队,全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2018年度高州治理河道总长96.7公里,目前已全部动工建设,完成治理河道总长75.7公里,占年度任务78.3%;完成河道“两清”309公里,完成率100%,提前完成河道“两清”任务,全市中小河流治理取得新成效,“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美丽图景在高州城乡渐变为现实。
撰文:刘栋铭顾大炜
姚超贤李日宇
因河施策?
最大限度维护河道自然生态
在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中,以清淤疏浚为主,保障河道行洪畅通,避免裁弯取直、围河占滩,保留天然湿地,保持河道自然流态,是高州一以贯之的治水方向。
“高州因河施策,生态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高州市委书记黄晨光表示,项目建设在满足结构及防冲安全的基础上,尽量选择生态护岸,最大限度维护河道自然生态,满足河堤绿化、促进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要求。
治理云炉河高联段,将河道内的鹅卵石用于护坡护岸,在10.1公里的河道治理中,减少31万立方米土石方运输,保护好河道原生态的同时降低了建设成本;治理泗水河分界镇沉山段,在满足结构和防冲安全的基础上,格宾笼护脚、生态袋护脚、植物护坡等多种工程措施并用,减少混凝土的使用,保持河流的自然状态,减少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结合乡村产业振兴的需要,高州合理规划设计各个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在南塘河,治理工程与柳村乡村旅游项目相结合,在河道两旁建设沙洲休闲地一处、亲水栈道4.2公里,形成了长约6公里的滨水绿道,与河道边的百香果采摘园和七彩田园相得益彰,吸引了大批游客。
结合整县推进水质净化设施PPP项目建设,高州加快建设和完善镇级污水处理厂和村级污水处理设施,从源头上解决中小河流的水污染问题。
针对小东江流域水污染的突出问题,高州财政今年下半年增加投入1亿元,按照“截污水、关猪场、打偷排、清底泥、补好水”的思路,开展小东江流域专项整治,目前流域水质已逐步好转。通过综合整治,打造生态河流,谋划“碧道”建设,成为高州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群策群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巡河护水
在高州,万人护水大军常在水边走,巡河护水全覆盖,全市1648公里河道、636宗山塘水库有了“健康守护人”,实现了“河有事,河长知”。
高州市市长朱春保介绍,高州在县级和镇级设河长办的基础上,在村级成立河长工作室,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组建村级护水队488支共1.2万人,聘请专职巡管员488人,带动全民参与。
如今的高州,从河流、山塘、水库、湖泊到村中沟沟渠渠、水塘等小微水体,从上下游到左右岸都有人管有人抓,一张张巡河时间表和护水路线图、一张张整改督办函密集出台,形成“守水有责,守水尽责”良好局面。
今年3月开工建设的南塘河治理工程,建成后可护耕地面积约3.9万亩,受益人口约3.5万人。在镇村干部的动员下,乡贤黄永明出资2000多万元,对高车段约3公里河道两岸进行绿化美化,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得到有效补充。
近年来,民间资本参与高州河道治理屡见不鲜。去年10月份以来全市累计筹集资金3500多万元,干部群众、志愿者参与治河护河大行动达20万多人次,完成大小河道“两清”1548公里,实现各类水体都有人抓有人管。
高州还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乡贤干部回乡”“28+12结对帮扶”,即28个驻外党支部结对帮扶28个村党支部、12个高州商会结对帮扶12个镇街等活动,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参与。
如今,巡河管河已成为高州市镇村干部的规定动作,爱河护河已成为高州群众的自觉行为,中小河流治理成效初显,不仅提升了高州河道防洪减灾能力,而且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
■纵深
河道治理与河长制、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谋划
高州水陆共治
画好绿水青山图
沿着高州市南塘河岸,从大塘笃桥向高车村行驶,可见河水缓缓流淌,河岸草木生机勃勃,河岸景观渐次丰富,亲水栈道、廊桥、水车等景观一应俱全。河岸周边分布着七彩田园、百香果园等种植产业园。河流整治推进的同时,南塘镇将河岸景观、周边美丽乡村和产业园连线连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过去溷水曲湾湾,一浸一旱人发愁,三天无雨苗发黄,落点雨水地冲光。”这是高车村村民杨坤数年前作的一首诗,如今面对河道新景观有了新感慨:“河道没了杂竹杂木,河边一两米宽烂泥路变五米宽的水泥路,两岸环境很舒适,休闲有了好去处。”
“河流环境、水质变好,河流周边的种植产业也增多了。在沿河的周岸村委会3000多亩山岭和200多亩低矮农田已全部流转,合作社和农业公司开始纷纷进驻,集约发展。”南塘镇镇长、南塘镇总河长古辉说,河流治理与河长制及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给周边村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变化的不只是南塘河所在的鉴江流域。在大井河大井镇段,工程治理完成以来,当地群众管护用心到位,爱河护水成为常态,目前该河段呈现出“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景象。
还有高州境内小东江流域的根子河、鸡公河、泗水河、白沙河等河流也通过水陆共治,呈现出一幅幅绿水青山图,休闲好去处越来越多。小东江水质也持续好转,在全省“四河”整治中唯一连续3年水质达标。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朱杰祺通讯员冼燕玲近日,高州市长坡村巾帼志愿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让爱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活动,让留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