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8日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奠基。
(资料图)
梁成武
1993年11月8日奠基的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克服了工期短、投资大、场地小、交叉作业多、施工要求高、社会环境复杂等种种困难,仅用33个月就建成中交,并在1996年8月29日乙烯龙头裂解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后,只用25天就打通了下游装置全流程,创出中国石化30万吨/年乙烯工程开车最好水平。
时任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茂名石化公司经理的何德先同志曾这样评价:没有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卓有成效的工作,就不可能保证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提前顺利建成投产。
这个投资150多亿,举国关注的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开始是由当时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和广东省合资建造的,国家核定建设时间为42个月,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和广东省要求在36个月内建成投产。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管理环节没有理顺及自然灾害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初期工程建设进度缓慢,一度使计划工期滞后了几个月。
从1994年底开始,虽然工程建设有了较大的起色,但碰到的实际问题不少。而在此时,茂名乙烯的一些装置还处在安装阶段,就是已建成的装置也有许多问题有待整改,离上级的要求差距很大。特别是乙烯新区与炼油老区之间,单位、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的信任、关心、理解、支持等问题,对装置能否按时建成、顺利投产,构成很大的影响。
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党委提出宣传思想工作“会战攻坚”的办法,全面动员、全力以赴抓好工程建设、投产的宣传思想工作,扫除影响工程的各种思想障碍,为工程的顺利建成投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全力投入,公司有线电视台每天播放乙烯的新闻,《茂名石化报》每期刊登反映乙烯建设的报道,并通过出动宣传车,设置倒计时大型宣传牌,悬挂宣传横额等形式,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起“一切为了乙烯,一切服从乙烯,一切服务乙烯,一切确保乙烯”的大局意识。公司从党群系统和基层单位抽调近30名宣传干部到乙烯工程现场,协助刷标语、开广播、办简报,表扬好人好事。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宣传活动扩大影响。比如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外记者组团参观采访,以及在茂名市区组织“迎接乙烯投料试车万人接力长跑”活动,请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一起参与,引起各界的关心、支持,营造出齐心协力建好、开好乙烯的浓烈气氛。
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也积极参与。工会发挥联系面广、渗透力强的优势,按照党委的部署,围绕中心,层层召开“乙烯投产连万家”动员会,呼吁广大职工家属关心、支持建好开好乙烯,并响亮地提出“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号召乙烯新区和炼油老区各单位结成“一帮一”对子,还组成400多人参加的26个“为您服务小组”,公布服务热线电话,为乙烯的建设者们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共青团组织则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起600多人的青年突击队,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发挥好生力军的作用。甚至当时属公司管理的各中小学校的学生及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发动起来。许多乙烯职工的小孩给父母写信,表示“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让爸爸妈妈为开好乙烯作贡献。”
在乙烯装置投料试车的日子里,新老区职工万众一心,团结协作,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乙烯新区的职工在装置投料试车期间,坚守岗位,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有的几天没睡过一个好觉,有的十天半个月不回家一趟,换洗衣服由家属送到现场;老区的职工不但在生活上当好乙烯新区职工的后勤,而且许多单位还组成支持乙烯投料试车现场服务队,每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跟踪服务。
乙烯工程的龙头裂解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创国内同类型装置开车的好水平。省领导莅临乙烯工程视察时,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赞扬茂名石化职工队伍不愧为能打硬仗的队伍。茂名石化人继续发扬这种“会战攻坚”的精神,在2006年率先建成了我国首个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市民公园黄花风铃盛放,远远望去,满目纯黄。在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此处竟无一抹绿,纯粹而热烈。当日的阳光...